【沙龙展讯】 『丹青不朽』—— 近代名家绘画精品展

查看: 1314| 评论: 0| 发布者: 邢兵Siguor

放大 缩小
简介:『丹青不朽』——近代名家绘画精品展策 展 人:王诗佳主办机构:陕西可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机构:陕西文化产权交易所展览时间:2017.04.21 - 2017.04.23展览地点:西安曲江新区华侨城108坊MOL陕西文化产权交易所 ...


『丹青不朽』——近代名家绘画精品展
策 展 人:王诗佳
主办机构:陕西可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办机构:陕西文化产权交易所
展览时间:2017.04.21 - 2017.04.23
展览地点:西安曲江新区华侨城108坊MOL


陕西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创产品电子化交易交流会
时间:2017.04.23(周日)19:00 - 20:30


前言


中国传统绘画在世界上有其独具的特点,在其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也是如此,它有自己的概念、趣味,自己的理论体系,也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如花前赏月,炉前品茗。三言两语,多是慧心剔发,浅斟慢酌,往往切中要害。它为你提供的不仅是艺术本身,更多的却是人生智慧。在中国,艺术本来就不是技术,而是耕种性灵的工具。


此次展览是纯公益的,由陕西文化产权交易所与陕西可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手举办。其目的在于借由这些近代中国画大师们难以一见的作品打通艺术和现代人生的通道,到艺术中寻找国人特有的人生智慧。感谢陕西文化产权交易所及可为文化所有同仁为此展览付出的辛劳,让这些百年巨作能有幸与大家见面。


中国艺术渊深似海,本次展览如一瓢之饮,此中真意,尚须细细品味。


——可为文化


展览作品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青,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湖南湘潭人。近现代中国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衰年变法,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其书工篆隶,取法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亦能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五蟹图》齐白石 1946年 钤印:齐白石
题识:寄萍老人齐白石八十六岁,白石还燕。


齐白石的写意花鸟画取材广泛,只要是老百姓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题材都会进入齐白石的花鸟世界,这也是构成其自然天真的淳朴美学及雅俗共赏社会影响的重要原因。对于螃蟹题材,齐白石一生更是画过很多,五蟹、多蟹、有荷塘背景的群蟹以及已经成为桌上菜肴煮熟的红蟹都曾出现在齐白石的笔下。他在画面上的题识“看你横行到几时”,道出了他画蟹的政治隐喻。此件作品创作于1946年,也是他晚年创作盛期的代表作品。题识上所言“白石还燕”指齐白石从南京参加展览回京。画中五蟹以三段式的构图有节奏地纵向分布,对五蟹不同墨色的处理,让其在画面中形成轻重缓急的节奏韵律,上下两只以重墨描绘之蟹成为画面的最低音,以斜角之势对压在上下两段,与灰色调的蟹形成对比,中部呈正面之势的蟹似乎成为画面主角,尖利而有力的蟹爪支撑其身体正亦步亦趋地向我们走来,下面两只向外爬行之蟹则增加了画面向外发展的张力。此作品之妙处在于对五蟹描绘的生动,让大众喜闻乐见的日常题材具有鲜活的审美表达。


《虾趣》齐白石 1945年 钤印:齐白石
题识:借山吟馆主者白石,制水类时乙酉(1945年)


《水族有趣》齐白石 1947年 钤印:白石翁
题识:明宪先生雅属。丁亥(1947年)秋,八十七岁白石老人作


齐白石画虾经历了几次变化,人们熟悉的一般是其最后定型的那种表现手法。其实不只是虾,“宇宙在乎手”,凡欲入画,必然要适合画家的艺术手法,但更多时候是经过画家的意匠加工使其适合画家艺术语言表现,齐白石画虾也是如此。
先生在画虾主要有三段变法:第一阶段是如实画来,写实,宗法自然,更像写生;第二阶段最重要,不算“零碎”,虾身主体简化为九笔。所谓“零碎”一共是八样:双眼、短须、长须、大钳、前足、腹足、尾,还有一笔深墨勾出的内腔,这种结构便是齐白石的虾所独有的重要风格;第三阶段是画上的墨色不均一,笔先蘸墨,然后用另一支笔在笔肚上注水,把虾的“透明”画了出来,虾一下子就活了。


62岁时,齐白石在案头水碗里,长期养着数只活虾。虾儿们的腾跃嬉戏,不单为老人增添了生活乐趣,也为艺术家激发灵感提供了契机,但这时期,他笔下的虾还太重写真,形似而神不足。66岁,齐白石笔下的虾产生了一次飞跃。虾身有了质感,头、胸前端有了坚实感。腹部节与节若断若连,中部拱起,似乎能蠕动,虾的长臂钳也分出三节,最前端一节较粗,更显有力。虾的后腿由10只减为8只。正如郑板桥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道明了中国艺术“简化的艺术”真谛。齐白石移植于此,获得成功!
68岁,他的虾又一变:腹部小腿少到6只虾眼由原来的两点变成两横笔,最关键是头胸的淡墨上加了一笔浓墨更显出白虾躯干的明。至此,齐白石完成了一个创造过程,臻达形兼有,栩栩如生!
艺术求索不可终止——70岁的齐白石又有意删除并不损害虾的真实性的腿,到他78岁时虾的后腿只有5只。到80以后,他的虾真正达到了炉火纯青:精确的体态,富于弹力的透明体,在水中浮游的动势……艺术造形中讲求的“形、质、动”三要素都臻于完美的境界。
齐白石曾说:“余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他还说:“余之画虾已经数变初只略似,再变色公深淡,此三变也”。


齐白石的虾由生活中的六段成了画纸上的五段,这包含了一个极重要的艺术原理:一定是五段的虾,在比例上在画面上摆出合理,最好看,最美。终于,五段由六段中飞腾了起来。五段是艺术的真实,是一种超越,是一种非常,是比真实还美丽的璀璨,这就是齐白石变法的深刻所在。齐先生一定试验过,六段不成,四段也不成,非五段不成;于是,五段便成了艺术的必然,也衍生了一个有普遍艺术规律的美学原理。


《秋荷》齐白石
题识:八十八岁白石
钤印:齐大(朱文)、吾年八十八(朱文)、容颜减尽但余愁(朱文)


此作描绘深秋荷塘景致,构图饱满,充满视觉张力。画家先以浓墨画荷梗、莲蓬,数尺长线与三两短梗倾斜交错,参差错落,疏密有致。中锋行笔,如锥画沙,飞白时现,苍劲挺拔。大片残叶则以饱含水分的淡赭色阔笔写出,荷梗与荷叶在视觉效果上的线面对比,使画面极具形式感。二者一浓一淡、一干一湿,将深秋荷塘的感觉衬托得淋漓尽致。


《松下高士图》张大千
1934年
题识:甲戌莫春,时将北游,偶有闲情,拈弄为快,颇有与大风、大涤吻合处。爰。
钤印:张爰印(白)大千豪发(白)


张大千,名爰,一名季,又名季爰,一度为僧,法号大千,又称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善孖弟。大千少年才俊,从梅庵、农髯先生游,泛读石涛、八大真迹,得其真髓,临摹几可乱真,与齐白石有“南张北齐”之称。作山水、花卉、鸟兽皆精妙,特擅写荷,名重当时。晚年作泼墨泼彩山水,为一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称其为“五百年来一大千”。


《万叠青山图》黄宾虹
题识:万叠青山万叠云乱泉流处路微分
岭猿啼处人愁听只隔烟萝便不闻
宾虹画
钤印:宾弘


黄宾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虹庐,别署予向,中年后,以号行。原籍安徽,生于金华。能琴剑,擅诗古文辞治印,兼攻经史与图释老氏及金石文字之学,学养渊博,著述宏富。曾在上海神州国光、商务印书馆、上海美专任职,编辑《美术丛书》等艺术书籍。后任杭州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美协主席等职。擅长山水画、书法及篆刻,间作花鸟草虫。亦善刻印。如潘天寿所曰:“由如顿然冰释……画中更深入于实中运虚,虚中运实,平中运奇,奇中运平之章法”。交构着神奇的世界,潘天寿又曰:“孟轲云五百年,其间必有名世者。吾于先生之画学有焉”。《中国近现代书画家辞典》P380。


变,使黄宾虹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崭新的个人风格,从而跻身大师之列;不变,使黄宾虹的山水画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浓厚的审美内涵,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民族绘画的典范和杰出代表。此幅画就是黄宾虹观董巨画作以后“变”与“不变”的经典力作。黄宾虹晚年精于用水用墨,笔下山水真力弥满,墨彩生动,意境深远。笔墨是一位成功的画家外在形态和内在价值的集中体现,正如黄宾虹所言“画中三昧,舍笔墨无由参悟。明慧之人,得其偏纰,已可称尊作佛”。在黄宾虹的画中,他很少单纯地就笔墨而笔墨,将笔墨孤立起来,这其中的体现在他对水法、设色的融汇。在这幅画中,水、墨、彩三者相得益彰,将山体刻画的厚重绵密,浑厚华滋。


《瑶岛仙踪》徐操
1946年
题识:瑶岛仙踪。霜红龛主人徐操燕孙甫拟明人张鹤本于太液之芳华楼。
钤印:霜红龛、徐操、霜红楼、燕孙临古
鉴藏印:犁春居主人寓目、东阳珍藏


犁春居为近代大收藏家苏庚春斋号。苏庚春先生是当今著名书画鉴定家,全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在书画鉴定界早已有口皆碑(在书法、篆刻方面亦卓然成家)。长期以来为国家博物馆、美术馆等收藏单位征集、鉴定书画文物数万件。


徐操可谓中国近现代大师级画家中屈指可数的一位,其笔墨线条运用之功力堪问鼎地位。更有早年轶事载徐曾放言欲与同时代某画坛巨匠于驰骋马车上较比运笔线条之功。今纵观其众多传世之作,方感徐公之言非妄也。


此幅徐操的《琼岛仙踪》中九位仙姑或抚琴漫弹、或执扇雅赏、或闻清音踏祥云飘至,顾盼颦笑间现脱俗神韵,仙山翠松衬映下使观者顿感:是景是曲只能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琼岛神境仙音悠,天园美景画中游。


如果说徐操的作品俱神态生动,构图精美等优点的话,那么皆归于其炉火纯青的线条艺术。《琼岛仙踪》中只寥寥数笔勾勒出九位神韵不一的仙家女子:淡施粉黛间俊秀不失雍容、袍带飘逸中不染尘埃、颦笑处道骨虚灵无丝毫做作之态。作者把琼岛仙境众仙雅聚之景绘制得惟妙惟肖,传神处也是凡人苦寻仙踪的极致写照。如此格调高雅,清新脱俗之妙笔堪为收藏之佳品。


郑午昌(1894—1952),名昶,号弱龛、丝鬓散人,以字行,斋名鹿胎仙馆,浙江嵊县人。曾任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首创汉文正楷字模。致力画史画理,著作有中国画学全史(书成於一九二九)、中国美术史、石涛画语录释义、中国壁画历史研究、画馀百绝等。组织或参与蜜蜂画社、中国画会、寒之友社等艺术团体,十馀年如一日。后与画友汤定之、张善子、符铁年、谢公展、王师子、谢玉岑(谢逝世后由王启之补)、张大千、陆丹林等,结为九社。著作之馀,兼任上海美专、中国艺专、国立艺专等教授之外,又以鹿胎仙馆名义,招集有志治艺之青年,研究国画,成材者数十人。山水、花卉、仕女,不拘一格,尤工山水,时而松秀,时而苍郁。画柳长条细叶,婀娜多姿,朋辈戏以郑杨柳呼之。馀事诗词,清新可诵。印有山水画集。卒年五十九。


《江行图》郑午昌
1942年
款识:江行最好逆风船,看水看山缓缓前。
碧浪青峰浓烟树,好教仔细入诗篇。
妊午立夏弱龛郑午昌。
钤印:[午昌][郑昶长寿][鹿胎仙馆]


郑午昌擅长山水,自幼就聪颖好学,七岁能写“布帆无恙挂秋风”诗意,一时惊为神笔。此幅郑午昌所绘山水诗意,无论近处的林木华滋,抑或是远处峰峦耸立,时而松秀,时而苍郁。无论是赭石、青绿皴擦出来的峰岩壁立,抑或是画面一角逆风行驶的舟船,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逆风行舟自在意,用笔自有妙天机,好教仔细入诗篇。


青绿、墨赭等表现出浑厚苍茫的景色,峰头上施用赭色,远山以花青涂染,画面的近景处一片树林,细流潺潺,岩石墨色漫点,中景寺庙矗立,古趣幽深,尤其是远景江畔的点景纤夫,把逆风拉纤的形态表现得栩栩如生,画面感顿时灵动起来,整幅画面赋色明朗,诗画意味浓厚。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富贵牡丹》吴昌硕
1921年
款识:曹富贵石敢当,辛酉春初,吴昌硕七十八年。
钤印:吴俊长年、缶道人、钩有须(朱)


吴昌硕的写意牡丹,一是重气尚势,以浑厚豪放为宗,二是“直从书法演画法”,以书入画,以印入画,以金石气入画,如写如拓,高古凝重。比之于白阳,更显磅礴;比之于徐渭,更显厚重;比之于朱耷,更显烂漫;比之于复堂,更显沉雄;比之于撝叔,更显老辣。画面右侧,几株牡丹绽放盛开,花朵艳丽,红黄相间,光彩夺目,在枝壮叶茂的映衬下显得风姿绰约。此幅牡丹以单纯朴厚的笔法,大写意出花卉,复色运用酣畅自如,丰富的灰色层次使画面张力得以增强,苍茫浑厚之气蓬勃而出。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向来代表富贵,此帧《富贵牡丹图》气势磅礴,色彩祯祥,国色天香。


吴昌硕的绘画之所以气势撼人,在于他在笔墨中倾注了个人情感,他写花卉,都给予物象人格化的性格特征,能够倾尽自己的才情,灌注自己的思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陈少梅,名云彰,又名云鹑,号升湖,字少梅,以字行。生于湖南衡山的一个书香之家,自幼随父学习书画诗文,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5岁加入金北楼、陈师曾等发起组织的“中国画学研究会”,17岁成为名噪一时的“湖社画会”之骨干,22岁主持“湖社天津分会”,成为津门画坛领袖。1930年他的作品获“比利时建国百年国际博览会”美术银奖,以后开始在画坛崭露头角,成为京津一带颇有影响的画家。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美术学校校长。


《景阳岗上》陈少梅
题识:景阳岗上,老友陈少梅遗作,辛酉仲春董寿平补题并识
钤印:少梅、陈云彰印
钤印:寿平
鉴藏印:虚怀斋珍藏印


此幅为陈少梅遗作,董寿平在1981年补题。1954年9月9日上午,董寿平前往拜访好友陈少梅,两人还合作一张画,没想到当天下午陈少梅突发脑溢血去世,留下一些未完成的作品。此作应为20世纪50年代所作,陈少梅生前最后的一批作品之一,当时正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陈少梅开始用传统笔墨表现现实生活,创作了一批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这一时期,他的创作不仅数量多,而且思想和艺术都达到了新的高度,进入了鼎盛时期。《景阳岗上》是画家根据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中关于“武松打虎”的论述所作的,显示出画家当时的政治热情。画家曾在1953年做过一幅《景阳岗上》,这一类题材的作品并不多见。此作取自京剧中的造型,为武松打虎的一个瞬间的戏剧性动作,虎被按住头颅,又极力挣扎的状态十分诙谐有趣,武松五官紧绷,一手挥拳,动作极具张力。画法上结合了中西技法,虎浑圆的躯体,武松面部的塑造均有立体感,尤其虎的一根长尾,凌空扬起,粗壮而有力。同时笔墨运用也自如流畅,有生动之致。


黄胄是20世纪美术史上很重要的一位画家,他是长安画派的中流砥柱,其早年师从赵望云、韩乐然学画,1948年随赵望云到西北写生,奠定了其一生创作的基础。他以西方速写的形式进入到中国画创作,不仅更加突出了所塑造对象的生动性和笔墨的流畅性,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的表现语言。“他是新中国以后主题性人物画创作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位画家,他创造的写意泼墨与工笔重彩相结合的独特画法,画中的人物都带有热情奔放的形象,极具鲜活的个性特征。”


《库尔班大叔》黄胄
题识:黄胄
钤印:黄胄画
鉴藏印:虚怀斋珍藏印


在黄胄的新疆题材人物画中,“库尔班大叔”是一类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主题性创作。黄胄在《生活、创作、技巧》(1978年)一文中记述了创作“库尔班大叔”的缘起:维吾尔族老贫农库尔班·吐鲁木一生饱经苦难,直至1949年新疆解放后才过上了幸福生活。库尔班大叔说过去迷信了一辈子胡达(真主,维吾尔语),但老天爷什么也没给他,却受了半辈子苦,现在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的唱歌、跳舞。他非常感谢共产党与毛主席,决定去北京,亲自向毛主席表达心意。他说毛主席在北京,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朝着东方走,一定可以见到毛主席。


黄胄于1956年随中央慰问团赴新疆时听闻此事,不由感叹:“这个故事太动人了,他代表了千千万万翻身农民的心愿。”随后的一个时期,黄胄多次以“库尔班大叔”为主题作画,“库尔班大叔”的形象也随着媒介的普及走入千家万户。黄胄这类画作的格式大体类似,库尔班大叔均面朝东方,或骑着毛驴,弹着冬不拉,踏歌而行,如《日夜想念毛主席》;或如本幅,小憩时翘首仰望。画面均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绚烂,洋溢着激扬乐观之情绪,映射出一个令人心潮澎拜的特殊年代。
此图中,库尔班大叔停下小憩,其右手执杖,左手抬起遮阴,向东方远望,虽路途遥远,却不畏辛苦,满面喜悦。大叔身着典型的新疆服饰,简朴而鲜艳,身前身后的口袋中装满哈密瓜、玉米等送给毛主席的礼物。毛驴低首觅食,水岸花草缤纷。中景湖泊上的一群飞鸟烘托出环境气氛,远远矗立的铁塔则是在20世纪50、60年代的新中国画中颇富时代特征的符号,代表着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整幅主次分明,空间层次井然,画家以刚劲利落的速写笔法画出人物,造型写实,笔线迅疾流畅,色彩明快;毛驴以简约的大写意法画出,笔墨淋漓,突出其朴拙之气。整体上景物布置简洁生动,水墨浓淡有致,色彩之渲染在随意中不乏精微,情感又返璞归真,无论在表现手法,亦或创作理念方面,皆在传统人物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