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国内美术馆普遍缺乏专注的学术方向

查看: 347| 评论: 0| 发布者: 安梦Clover |来自: 艺术中国

放大 缩小
简介:西方作为美术馆的发源地,一直以来无论在美术馆的建构还是美术馆的运营上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国外的美术馆基本上都有非常明确的学术定位或专注的某一个面向,这种定位或者是以艺术媒介为界定(例如荷兰鹿特 ...

西方作为美术馆的发源地,一直以来无论在美术馆的建构还是美术馆的运营上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国外的美术馆基本上都有非常明确的学术定位或专注的某一个面向,这种定位或者是以艺术媒介为界定(例如荷兰鹿特丹摄影博物馆),或者是以不同地域为界定(例如以展示英国本土艺术为主的Tate Britain),或者是以艺术发展史的某一阶段为界定(例如以展示现代艺术为主的MOMA)。当然,这种专业而系统地发展和西方博物馆的发展史是密不可分的。长期以来对于藏品的研究、保存与展示,使得西方美术馆在策展方面更加注重对大量丰富而系统的藏品进行有效而创新的策划。当然,随着时代与社会地进步与发展,世界各大美术馆也在积极介入除了藏品展示与研究之外的当代艺术临展的策划。例如以展示国际现、当代艺术的英国的Tate Modern新馆的建立,以及美国MOMA PS1的建立,都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对于当下文化脉络的反思与回应。西方美术馆的策展从以往对于物件与美术史的关注,逐渐转移至了对于观众、社会重要议题的关注。策展本身俨然已经不再是对于艺术作品的探讨与研究,而是对于人类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的质疑与聚焦。


泰特美术馆大厅入口处的表演


国内的美术馆建立与发展,相对于西方而言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在过去几十年的急速社会变革过程中,中国的美术馆植根于自身的文化语境中,以西方美术馆发展模式为蓝本持续进行着本土化的探索,而且在藏品的建立、研究与展示方面很明显还具有非常大的提升与改进的空间。因此在美术馆的策展领域,国内的策展更多地是指以当代艺术为主的研究与呈现。这其中不乏有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自身发展历程的梳理、对于不同艺术家个案的研究、对于国外重要艺术家的推介与呈现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对于当代艺术的关注上已经成为各大美术馆的一块重镇。但是,不可否认我认为大概分两块。美术馆这块中国现在就目前的发展状态而言还着实面临一些现实的问题: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的美术馆现在都觉得在尝试着确立与完善有自己的定位和学术特色,但实际上大家做的东西都挺杂的。所谓杂,就是没有特别固定与专注的特色学术方向,个展、群展、多媒体、影像、摄影等艺术主题与方式纷繁多样。而且美术馆的策展基本上都是存在着诸多标配,比如展览肯定有一个研讨会,肯定要有一个工作坊,肯定要有公教活动等。当然国外美术馆也存在着群展和个展,肯定也有多媒介的方式,但现在西方有专门做摄影的中心, MOMA做当代展,他们相对比较有针对性和系统性。而国内美术馆的策展也还是更多的流于配置上形式,对于国内外一线艺术家个展的需求还是以招揽观众为主,并没有与美术馆自身的定位与学术方向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中国的一些艺术家可能会把国家所有的馆都走一遍。比如岳敏君、方力钧、王广义,武汉做完上海做,上海做完北京做,北京做完又是深圳做。大家几乎都在做某几个艺术家,好多馆是不是一定要做这些人的展,并使其成为自身美术馆彰显学术价值的重要指标?我觉得不一定,是值得商榷的,美术馆的策展不应该成为从众效应的牺牲品,而有其自身独特的品质。但是大家提起很重要的当代艺术展的时候,会说:他没在这个馆做过,就一定要做一个。


21Designsight美术馆


21Designsight美术馆


我在论坛发言里是从美术馆机构策展人的角度来分析当下我国美术馆馆藏与策展,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脱离开西方艺术话语体系而独立存在。这种现状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并没有减轻,而是不断得到加强。美术馆和博物馆现在都面临这样的情况。我举了以泰特和国外其他西方美术馆的例子,实际上想强调的一点是,作为在美术馆机构的策展人,你肯定要考虑他们都在持续挖掘对自身藏品的研究和展示。像泰特在这块一直做得不错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大家都在研究一盆花,现在研究的却是一片叶子。策展人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批藏品展开多面向的方式去研究同一个藏品。现在国内这一块做的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换言之,就是对于藏品的深度挖掘还有空间。当然这和美术馆自身藏品的丰富性、系统性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比如国内一个馆5年做了20个大大小小的展览,收的艺术家作品很分散,缺乏系统性。在日后对于藏品的梳理与研究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面临很多挑战。还有一个就是从策展学的角度来说,如果从博物馆和美术馆的角度来看,国外一流的美术馆在注重自身藏品价值开发的同时,传统美术馆也会展开对于“如何加强艺术作品、美术馆和当代观众之间的联系”的追问?实际上做任何一个展览,作品和内容再好,也要考虑到展览最后的受众。但实际上作品最终是要给观众看的,这个展览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到底是多大,那完全取决于展览之外外延的工作坊、讲座和甚至其他交流互动的东西。例如,英国泰特美术馆新馆建立之后就专门有一层空间是用于开展“交流(exchange)”这个项目的。美术馆有一期选择了自身藏品中一件与“交流”这个概念相关的艺术家的作品。在新的交流空间内,美术馆邀请艺术家与当地的社区观众展开关于“交流”的对话。同时,艺术家也发起了一项“邀请”任务:每一位来美术馆参观的观众都将收到该艺术家发出的一些卡片,每个卡片上都有一些“任务”。这些“任务”,有些是请持卡人去展览随意采访一位观众观展的感受,有些是请持卡人邀请一定数量从未走入泰特美术馆的新观众。当然,艺术也以“交换”为题,邀请了来自银行的收银员(处理存钱业务)与来自普通家庭的小男孩(会存钱到储蓄罐)共同就“存钱”展开讨论与意见交流。这种以藏品为研究对象,以当代交流为手段的策展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的。当然现在国内美术馆的中国展览的多媒体声光电、表演的元素也很多了,展览视觉上的张力也是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观众进行参与互动的。不过,就策展“内容”本身的挖掘,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