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 亚历山大(William Alexander,1767—1816),生于英国肯特郡,1784年进入皇家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学习。1792年作为马戛尔尼使团画家托马斯希基的助手访问了中国,创作大量的速写和水彩画。 枷刑:此图所描绘的是戴着木枷的刑罚。这种刑罚和我们的颈手枷差不多,只是在中国,一个犯了轻微罪行的人,脖子上就会戴上一大块木板,有时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有时连同两只手都会被卡在木板的小洞里。图中的犯人所受之刑不是最常见的刑罚,所受之苦远远低于压在人肩膀上的大木枷的压迫,此人只是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犯人的罪名一般写在木枷的边缘上,有时也会写在与木枷相连的牌子上。 用于捕鱼的鸬鹚:鸬鹚被称为中国鱼鹰,跟英国普通的鸬鹚很相似。鸬鹚被训练用于捕鱼,被渔船或竹筏带到河流上,它们对捕鱼非常在行,训练有素,在主人允许之前一般不会把鱼吞掉。在中国,渔民们大多是靠这些鸬鹚帮他们捕鱼的。 拜佛祭祀的年轻和尚:图中的和尚正跪拜在菩萨面前烧香,焚烧黄表纸。有时在祭坛上烧的不是香,而是箔片,这些箔片都是用从英国进口的锡制作而成的。四脚的矮凳上有一个坛子,坛子里盛着算命的签,凳子上还摆着寺庙的其他物品。矮凳的后面放着一个供人们烧香的香炉。和尚们每天要进行好几次这样的膜拜,人们要付钱给和尚,让和尚来关照他们将来的命运。在中国,还没有集体拜神的仪式。 杂耍演员:此图所绘的是一位杂技大师在耍两个中国式的大坛子,并做出一些高难度的动作。能够将这些12至14磅重的硕大椭圆坛子在空中抛来抛去,真得下一番苦功夫。 拾粪的孩子:身背箩筐的两个孩子在路上拾粪,之后会把这些粪便晒干,做成饼状出售,用以维持生计,这是中国最底层的家庭的做法。在路上如果遇到有人骑马经过,他们就会跟随其后,寻求机会拾到马粪,这想想都让人觉得滑稽。人们也会把拾到的粪便撒在田里当作肥料,粪便的价值被中国人充分地挖掘了。 更夫:在中国的大城市里,街上都有守夜人,那里的街道都是笔直的,而且每条街道的两端都树起了门,街上的人家,每十家为一甲,甲长要负责保证这十家人安守本分。更夫在巡夜时,左手拿梆子,右手握木槌,每隔半个小时就会敲响打更的梆子。敲击梆子发出的声音很沉闷,这让听到的人感到不安。每个更夫的手里还会提着一个纸糊的灯笼,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驻扎在城门口和主要街道的守城卫兵会及时增援。 推车人:顺风之时,经衙役或者监工许可,车夫会拉起简易帆布以减轻推车的负担;逆风时,帆布则被搁置一旁,需要另外雇人帮助,雇工把绳子拴在胸前用肩膀拉车。车厢里有很多东西:一些蔬菜、一篮水果、一盒茶叶、松散放置的竹子、一坛酒。酒坛上的塞子周围用泥巴糊住,防止空气进入酒中令酒变质。另外一边是车夫的帽子及帮助车子良好出行的小工具。弥尔顿在其《失乐园》第三部第437行,描述了这项发明:“途中,它降落在塞利卡那,那是一片荒原,那里的中国人推着轻便的竹车,靠帆和风力前进。” 船家女:在中国,有上百万人生活在船上,因而女人驾船的技艺跟男人一样精湛,特别是划船和掌舵。她们的衣着打扮和男人们几乎没什么区别,都可以自由地留头发。图中的船家女,留着跟男人们一样的大辫子,平时,她们一般会把头发盘上去。船家女没有束脚,也不穿鞋子,有的船家女还会像男人那样抽烟、嚼槟榔。 流浪音乐家:图中所绘的是位流浪音乐家,他用一只脚敲击龙鼓,另一只脚击钹,还能够抱着一种吉他自弹自唱。身旁的口袋里装着长笛和唢呐,看来管乐器他也很精通。在地上还可以看到一对快板和一个心形的木鱼。跟大多数民族一样,中国人也有各种式样的乐器,只是它们产生的音乐效果不怎么动听。中国的乐队更喜欢合奏,从不分开独奏。中国人比较喜欢铜鼓、铜锣、高音唢呐等响亮的乐器,但也会去欣赏那些轻柔的音乐。 书商:很难想象,在清朝专制统治下会有出版自由。任何一个从事自由出版的人,无须事先申请执照,也不用向政府指定的官员提交图书以供审查,但是如果图书的思想性有问题,就可能身败名裂。最受推崇的是儒家的四部典籍,最常见的品种是中国历史、伦理道德和实用法学。戏剧作品的原型跟希腊相似,质量却有着天壤之别,中国人更擅长小说和伦理故事。跟我们一般使用活字印刷不同,他们使用雕版印刷。 伶人:戏中伶人角色现在都是由男孩子或太监来扮演的,但之前并不是这样,自从乾隆皇帝娶了一个伶人做妃子以后,就禁止妇女登台亮相了。戏中人所穿的衣服是中国古代的服装,她们的外衣上有很多刺绣,大都是她们自己绣的。因为裹脚的缘故,她们连跛行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到户外去参加什么活动了。裹脚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时尚,如果哪位女子没有裹脚,就会受到周围人的歧视,可见世俗的力量之大。中国的年轻女子对于头饰,也是特别在意的。 正在用算盘算账的商人:图中的商人正在用算盘算账。算盘被分为两个隔层,中间用铁丝加以贯通,铁丝上穿着可移动的圆珠子,在上面的隔层里,每根铁丝上有两颗圆珠子,在下面的隔层里,每根铁丝上有五颗。这样的算盘现在的俄国还有人在使用,算盘的工作原理跟古罗马的珠算属于一个类型。有人曾注意到,在给大量的装箱茶叶或大包货物过秤时,中国的账房先生与其他国家的同行相比,计算速度还是相当快的。 箭刑:图片中间的那位是衙门中的低级官吏,他手中举着有彩绘的牌子在向旁人告知受刑者的罪名。右边的那位正在斥责犯人,从衣着上看是清朝的官员。中国的刑罚常用利器去刺穿犯人的耳朵,如图中就是用一支箭刺穿犯人的耳朵,称为“箭刑”。据说,有个人因为对马戛尔尼勋爵使团中的一位随员无礼,而遭受了50下鞭挞的刑罚。随后,还被残忍地用一根铁丝将手跟耳朵穿在了一起。 卖食品的女人:图中是一位妇女在大街上出售商品,因为天气热,她用一把方形的大伞遮挡阳光。英国使团登陆的白河河口,就有许多这样的摊位和遮阳伞。在这些小货摊上,有果脯和切开后放在冰上的西瓜。在中国,很多人都用伞来遮挡烈日和大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