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头条】 呓语北魏——沙龙艺术携手西安美院油画系云冈石窟采风活动(第三日)

查看: 1258| 评论: 0| 发布者: 邢兵Siguor

放大 缩小
简介:2017年5月12日,杨小阳老师等一众师生和沙龙油画俱乐部的艺术家们再次进入云冈石窟景区,开始了第三天的写生活动。今日主要的写生目标是石窟内佛像造像与云冈(古称武州山)景。其实绘画写生一直有一个进入创作状态 ...

写生团队大合影


(记者/摄影:李宇、赵旋)2017年5月12日,杨小阳老师等一众师生和沙龙油画俱乐部的艺术家们再次进入云冈石窟景区,开始了第三天的写生活动。今日主要的写生目标是石窟内佛像造像与云冈(古称武州山)景。其实绘画写生一直有一个进入创作状态的问题,然而经过了前两天的踩点、酝酿、尝试,已各自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好,进入了自己的创作节奏。


杨小阳老师进行油画创作


北魏历史与开凿石窟佛像有直接关系,同学们对云冈石窟的造像有极大的兴趣,北魏的造像是偏西化的,受西域和东欧宗教造像的影响。当年北魏的鲜卑人从大兴安岭以东向西南迁移,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同时文化上接受了西亚伊斯兰教文化、东欧天主教文化,与当时印度、西域和中原汉人的佛教文化。


青年画家朱朝阳创作中


青年画家冯伟创作中


青年画家刘金英


青年画家刘金英创作中


开凿云冈石窟的前期有位重要高僧出现——曇曜。此人为北魏佛教沙门统,曇曜来自西域,他主持修建了云冈最早的五窟(北魏建国的前五位帝王)造像,浑厚、立体、但不臃肿,尤其石窟顶端的飞天造型更是吸取了印度、西域的佛教造像。这与后来的龙门、麦积山石窟造像拉开了距离。也应证了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过程中东西文化的碰撞在平城(今大同)擦出火花。


西安美院学生创作中


西安美院学生创作中


写生团队大合影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1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