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劲松的当代摄影作品

查看: 1179| 评论: 0| 发布者: 橘子。。。 |来自: 现代摄影网

放大 缩小
简介:王劲松的《标准家庭》,是他于1994—1995年拍摄的200个中国当前的“标准家庭”—三口之家,作品提示了作为这个时代最具大众化的样板家庭模式,实质是国家意识形态的结果。

王劲松,1963 年生于黑龙江。198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标准家庭

 

文/栗宪庭 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划人  

王劲松的《标准家庭》,是他于1994—1995年拍摄的200个中国当前的“标准家庭”—三口之家,作品提示了作为这个时代最具大众化的样板家庭模式,实质是国家意识形态的结果。甚至我们可以在这些照片中读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审美趣味、遗传等信息,乃至可以感觉到“小皇帝”以及晚婚晚育背后的故事。

 

双亲

 

1998年,王劲松又拍摄了老年夫妇的《双亲》系列。老年人是一个国际的热门题材,如年轻的英国艺术家Richart Billingham的作品。他拍出了西方老年人的孤独、无助和无聊的生活感觉。而王劲松则拍出了中国平民特有的一种详和、平静的气氛。他的语言方式依然是取自中国普通百姓的“留影”方式—“稍加修饰”的着装和环境,“正经端庄”的姿势,以及典型的今天中国普通家庭的布置—温馨、喜气但艳俗。作品的整个气氛,都把握住了中国平民百姓传统的生存感觉—不管经历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要保持一种平和、自足或者知足长乐的态度。

 

百拆图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王劲松在1999年拍摄的作品,他以北京乃至全国的城市建设中随处可见的圈写在要拆除的旧建筑上的“拆”字为对象,拍摄了百幅“拆”字,命名为《百拆图》,并把这百幅作品顺序编号为1900至1999,意味深长。拆,其实不是近20年的事,无论就建筑这种物质的角度,还是就思想领域而言,它都是中国百年以来的主旋律。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起反传统大旗;1949年红色政权,把白色政权赶到台湾;1949年以来,镇反,三反五反,反右,四清,文革,乃至开放以来的清除精神污染,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等,我们从来没有停息过“破”字当头的革命,破就是拆。毛泽东说“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这是毛泽东一生的革命理想,也是至今仍然主宰着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

 

王劲松在《有关〈百拆图〉百幅摄影作品简述》中说:“‘拆’似乎是一条临界线,左边是毁灭,右边是重建。‘拆’的意义藉此显现,那么何谓新,何谓旧呢?我感到既悲凉,又激动。”王劲松多年对“破”的疑虑,使他为找到能宣泄内心情感的语言而“激动”,同时,也为“拆”的现实及其文化背景而“悲凉”。《百拆图》体现出的是一个艺术家的良知和反省的能力。

 

城墙-北京2002

 

国字C号-中国

 

气血图像

 

天问

 

宣誓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