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摄影网推荐——陕西摄影师及艺术家系列之11
2012年5月11日,华山,一名道士行走在山巅;
秦岭,也称终南山,是位于中国西北的一座山脉,西起甘肃省境内,东到河南省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南部与四川省北部交界处,呈东西走向,长约1500公里。这座山是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同时也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一个分水岭。
2012年5月8日,道任坐在山巅吹箫;
2009年10月4日,樊洲在翠华山一巨石上弹古琴;
2012年5月11日,华山南峰下的长空栈道,在此居住了30年的辛道长;
2012年5月7日,终南山里也有个别外国人在修行;
2012年7月4日,华山玉泉院,一道士在蚊帐里打坐;
2012年6月3日,海莲在自己居住的云龙宫 里打坐;
2012年2月26日,大峪,向道长的电脑上存储着不少修行的资料;
![]() 2004年7月16日,八仙宫几名道士在修炼天罡八卦阵;
2012年2月26日,大峪。一位道姑冒雪在河道里提水;
2013年9月1日,释永净在河边洗完衣服准备返回;
不以表象看世界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符号,“终南隐士”在距离我们极为遥远的过去已经终结。虽然历朝历代,这种隐修文化在终南山中始终未曾断绝过,但在当下的显现却首先来自于他者的发掘,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如松风拂过,让大众再度激活起记忆断层里的诗意。也许正是这种超越职业敏感的诗意情怀,让陈团结开始了对这种包括禅修在内的隐修生活的追踪,并数年的孜孜努力下,终于成就《终南隐士》这组片子。 陈团结的这组片子是简单的,他舍弃了复杂的技术因子,还原了记录的本色。但这个貌似简单的呈现却给人以五味杂陈的体验。“天下修道,终南为冠”,作为佛教的策源地、道教的发祥地,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修道胜地,不少高僧大德,多聚于此。相传姜子牙、陶渊明、王维等历史名人就曾隐居于此。而今,据传有50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其中,他们或是追求更高的修行,或是体验与都市迥异的生活。其中的绝大多数与“不破本参不住山”的宗教隐修已相去甚远。这种奇特的现实,让摄影师的这组记录跨越了既定意义上的隐修文化,也决定了其影像记录的特殊的社会学意义。 我深深感到:这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选择,它在选择中呈现了我们所期望的与隐修相关的一切,同时又在呈现中不经意地粉碎了我们所预设的关于隐修的框架。这种表象与隐密的背反效果再一次印证了苏珊?桑塔格“真正的认识必须由不以表象看世界为起始”论点。
好的摄影作品都可以凝固成一个永恒,客观地说,数千年的中国隐修文化要在《终南隐士》这组作品得到一个局部的完整呈现都是太难了,但作为记录,作为一个开始,它把观者的眼光引向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世界,这其中文化意念的接续和画面的客观再现,确实让人感受到一种美的苦涩。 情深大于景深,这是摄影人奉为圭皋的一句话,若真要做起来,恐怕是极难的。我们可以对每一张照片作技术分析,但最终也只能以“永恒”来定义,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跨进同一条河流。
(王刚:上海文化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纸上纪录片系列丛书总策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