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独中守望的小金凤

查看: 374| 评论: 0| 发布者: 橘子。。。 |来自: 现代摄影网

放大 缩小
简介:对很多7岁的孩子来讲,应该是天天躺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的年龄段,然而对于留守在小山村的小金凤来讲,不但缺少父爱,还提前承担起了很多成年人干的家务活,默默忍受着其他孩子无法体会的孤独与寂寞。对很多7岁的孩子 ...

对很多7岁的孩子来讲,应该是天天躺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的年龄段,然而对于留守在小山村的小金凤来讲,不但缺少父爱,还提前承担起了很多成年人干的家务活,默默忍受着其他孩子无法体会的孤独与寂寞。

 


对很多7岁的孩子来讲,应该正是躺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的年龄段,然而对于留守儿童小金凤来讲,不但缺少这一切,还提前承担起了很多成年人应该干的家务活,默默忍受留守的艰辛。

 

    她们不是孤儿,却长年见不到父母,她们的童年,写满了孤独忧郁,她们正需要父母呵护和宠爱的时候,可为了养家糊口,父亲远赴他乡打工,母亲和自己被无奈地遗留在农村,小金凤就是众多留守儿童的一位,在承载了成年人无法体会的孤单同时,生活的磨砺也给了她们超越同龄人的自立和坚强。她们还没长大的身体,已经过早地体味生活的艰辛,她们是一群 “带不走”的“孤儿”,她们孤独的身影在乡村守望——

 


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就远赴他乡打工了,母亲和小金凤被无奈地遗留在农村。破旧的厨房堆满了柴火,7岁的小金凤为生火、烧水,真是群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一点也不假,生活所迫,现在城里7岁的孩子会干什么。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可避免地承受了社会转型的代价,相比城里孩子,农民后代的成长之路更为艰难,农村儿童的权益保护更值得重视,对不少乡村留守儿童而言,每天能与父母在一起是一种奢望。“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中国人历来有安土重迁的传统,不到万不得已,没有谁愿意抛妻别子、背景离乡去做一个打工仔。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出事之类的浅层关怀,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多年在外,无法与孩子朝夕相伴,也不能及时对子女表达关爱,久而久之,这些儿童丧失了基本的心理归属和依恋感,留守儿童心灵“营养不良”现象日益剧增。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的磨难并非都是坏事,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锤炼坚强的人格。如何做好留守儿童正确的引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难题,虽然有些教育工作者积极做好留守儿童正确的引导,但是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因为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孩子的教育也不仅仅是老师一人之力所能完成的,尽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家庭和学校缺乏正确的心理疏导仍是最主要的原因。

 


破旧的房子,唯一用砖砌成的老式的灶台,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烧火做饭,打水喂鸡,小金凤承担了很多家务活。

 

    小金凤只是众多留守儿童中的一个,当我亲眼目睹她一天的生活后,让我陷入更多的思考:农民靠外出打工来增加家庭收入,是不是长远之计?以牺牲孩子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和氛围来换取家庭经济上的发展,是否值得?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后续发展造成的损失如何弥补?观念落后造成的很多问题都值得大家思考,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关注下,留守儿童的春天将不再遥远,公平、正义的光辉也将普照到每个留守儿童身上,相信这些孤独的身影不会再守望的太久……

 


城里人吃饭嫌这不干净、嫌那不卫生,好条件有高要求,然而农村人,一口热饭只要能吃到嘴里那就是幸福的,妈妈去干活后,家务活干完后,小金凤还要去对面山上为小鸡拔草。

 


小金凤养的鸡,一天可以下4个鸡蛋。4个蛋卖两元钱,一个月下来给家里增加50多元的收入。

 


中午简单的吃点早上妈妈留的剩饭后,小金凤就会在自家的门前看书、写字。

 


邻家大姐姐在的时候是小金凤最快乐的时候。

 


开学就要上一年级了,每当想起上学的事,小金凤都特别高兴。小金凤说开学后要好好读书,长大后要为妈妈买新衣服。

 


小金凤家碾麦子的土场,是她的娱乐场,忙完自己的的事情后就会去哪里玩。但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更多的时候是想念在远方打工的爸爸。背靠篱笆栏,满脸的无奈、生活让小金凤孤独的童年变得坚强。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梦想,小金凤只是众多留守儿童的一位,在承载了成年人无法体会的孤单同时,生活的磨砺也给了她们超越同龄人的自立和坚强。她们还没长大的身体,已经过早地体味生活的艰辛,她孤独的身影在乡村守望。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