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很理解为什么有人喜欢在所到之处写一笔“到此一游”,破坏公物不说,关键是不美!涂鸦艺术家们也爱干这事,有些人认为涂鸦有破坏、污损、叛逆的意味,但有些人认为涂鸦是一种真正的美学产物。 与差不多同时期发展起来的摇滚乐类似,涂鸦艺术是二战之后被压制者或社会边缘人对社会不满和对政府反抗的强烈表达。如今,那些“到此一游”依然是违法、破坏行为,涂鸦艺术却经历了很多变化。 风口浪尖的涂鸦艺术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成为世界先锋艺术中的新贵,形式主义、浮华之气泛滥,而这时出现的街头涂鸦艺术,以一种激进的反政府、反主流的姿态出现。 从涂鸦艺术出现在美国城市街头伊始就极具争议,起初它并不为艺术界所注意,大部分情况下,它处于一种自我发展和自我满足的地下状态。上世纪80年代前半期,涂鸦艺术才浮出水面,成为纽约画派最流行的一种绘画风格。 上世纪70年代早期,疯狂的涂鸦艺术家们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地铁站的广告牌和地铁车厢外部添加非正式的装饰和绘画。他们手持颜料喷枪同警察游击,纽约交通部门还曾经把所有停放的地铁通上高压,结果酿成惨剧——一个涂鸦少年在地铁站涂鸦时被电击而死。这一事件引发了一场争议,支持涂鸦艺术的人认为政府遏制了涂鸦艺术的发展,而反对者认为他们破坏了城市的公共设施。 尽管颇受争议,美国的涂鸦艺术还是迅速影响到了欧洲,一些美国街头涂鸦艺术家来到巴黎和柏林拓展地盘,但这种街头艺术在欧洲刚刚出现时还是遭到了主流艺术的鄙视和社会大众的强烈不满,他们没有选择地乱涂乱画,给政府造成了比较大的麻烦。 随着时尚产业的迅猛发展,时尚文化在涂鸦艺术中找到了新的沸点。涂鸦艺术中蕴藏着一种属于年轻人的自由和豪放不羁的野性,以及其原创性的特点,使得时尚界开始频频向街头涂鸦者抛出橄榄枝,涂鸦艺术因此渐渐被主流文化所接受。 时代广场展使涂鸦艺术家们趋向分化,一部分在此次"展现"中赢得了国际名声,作品由此跻身博物馆和画廊,成为正统艺术机构与艺术观念所接纳的新宠儿。另一部分则继续回归地下与城市警察周旋,表达自己并吸引人们的注意。 每个涂鸦艺术家都是Batman 政府每年都要出巨资清理这些出现在墙上的画作,出动大量警力来对付这些神出鬼没的艺术家。新闻媒体也开始关注这一群体,镜头下,这群夜间出行的蒙面人像极了飞檐走壁的Batman(蝙蝠侠)。 班克斯(Banksy) 在英国18-24岁的年轻人心目中,班克斯是“英国最伟大的艺术家”,其粉丝对于他的作品更是趋之若鹜。20多年来,“班克斯”的涂鸦画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墙上,他的“街头艺术灾难片”获得了奥斯卡提名。 2010年,以涂鸦艺术家的身份,“班克斯” (Banksy)入选了《时代》杂志全球最有影响力的 100个人。他用画着鬼脸的超市购物纸袋蒙住头,出现在了杂志的封面上。他是谁?除了“班克斯”这个名字,人们对其几乎一无所知。他的作品如今价格飙升(6位数+),但依然蒙面夜行,过着与警察躲猫猫的创作生活。要的就是这种刺激和乐趣,也许他认为这才是涂鸦艺术的真谛。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 巴斯奎特是二战后美国涂鸦艺术家,新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可惜28岁死于过量吸毒。他的作品希望见证现实,是他扎挣求生的写照。他的作品充满着承诺与冒险的精神,不刻意回避人生的陷井,也不逃避悲剧,但确实透露出了希望。 基斯·哈林(Keith Haring) 基斯·哈林1958年5月4号生于宾夕法尼亚,1976年到匹兹堡修读商业艺术,1978年首次举行个人展览,同年到纽约school of Visual Arts进修,发现并爱上了街头涂鸦。80年代,他是纽约派涂鸦中最主要的领导人物、时尚宠儿。他的婴儿符号被大批量印刷,出现在T恤、杯子和时尚杂志中。 哈林的作品充满了非常欢乐的小人物形象,也有大量的性象征形象,描绘的手法流畅而简单,游戏娱乐感很强。 1988年,基斯·哈林得知自己染上艾滋病,后创作了一系列Save sex和Stop Aids作品,向年轻人宣传安全性爱的重要性。1990年,基斯·哈林因艾滋病去世。 薛普德·法瑞(Shepard Fairey) 法瑞出生于1970年,1989年他以一名摔角手‘Andre the Grant’的样貌作贴字,贴满整个街头而广受欢迎。法瑞可谓是涂鸦界“弃暗从明”的代表人物,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时他为奥巴马设计的“HOPE”海报被广为人知。 2001年,法瑞创办OBEY服装潮牌,这使他彻底完成了从地下到地上的转型。OBEY服装的摇滚及Hip Hop设计元素来自他的涂鸦及插画作品,带有强烈的前苏联式的共产主义宣传色彩。 从城市污点到城市景点 随着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涂鸦艺术这样原创性十足的文化内容开始受到关注和青睐,一些城市甚至将涂鸦艺术作为亮点来吸引游客。 在迈阿密,温伍德艺术区已经成为世界上参观壁画和墙画的最热地标之一;洛杉矶,南加州大都市在街头艺术世界举足轻重;费城,20世纪70年代,费城开始兴起街头艺术,如今还有一个壁画艺术项目。 蒙特利尔,北美最大型的街头艺术活动“壁画节”,每年6月都会吸引超过百万名游客来到这座城市;波哥大,这个曾经充满着暴力的南美城市已经成为了游客和街头艺术迷心目中安全且充满活力的参观圣地......这样的例子不可胜数。 原本互不相容的涂鸦艺术与政府,在资本的化解下相互让步。涂鸦艺术破坏、污损、疯狂、叛逆的意味开始慢慢淡化、转型,让人欣慰的同时也让人心忧——涂鸦艺术还是当初的涂鸦艺术吗? 无论如何,如今在这些城市,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欣赏涂鸦,涂鸦艺术家们也有了更广阔的舞台去展示自己的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