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艺术网 首页 资讯 投资收藏 查看内容

今天我们怎么看连环画

2016-12-26 17:39| 发布者: 王宥心| 查看: 208| 评论: 0

摘要:   邦锦美朵 2727厘米 1982年 韩书力 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王叔晖的《西厢记》、任率英的《桃花扇》、卜孝怀的《李逵闹东京》、刘继卣的《闹天宫》这些小人书曾经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也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中 ...

 

邦锦美朵 27×27厘米 1982年 韩书力

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王叔晖的《西厢记》、任率英的《桃花扇》、卜孝怀的《李逵闹东京》、刘继卣的《闹天宫》……这些“小人书”曾经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也在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在美术出版史上留下了一个个难以企及的记录。

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连环画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小人书”的面貌。新时期的连环画从内涵和外延上均在加深和拓宽,在“连环画衰微”的失落中,也有着“连环画复兴”的呼声。连环画今不如昔原因何在?当代创作中,美术与文学如何有机结合?和其他类型的美术作品相比,连环画的局限和优长又是什么?日前,记者采访了连环画理论研究学者、连环画创作者以及出版机构,探讨连环画的前世今生。

两次勃兴,留下时代经典

连环画的起源可谓源远流长,但具体的考证却难以界定,这中间有着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什么是连环画”。对于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答案,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林阳曾经长期从事连环画出版和研究工作,他认为:“连环画是以连续性的画面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传达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从这个角度看,连环画的历史和外延都比较广阔,因此有学者提出,许多古代的墓室壁画,如汉墓中的许多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等,也可称为现今能看到的最古老的连环画,而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可算是现存最早的一套连环画长卷。

连环画名称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等图画书,第一次被冠以“连环图画”的名称,并在封面上标出“男女老幼,娱乐大观”的字样。到了30年代,鲁迅与苏汶的一场关于连环画的论战,以及瞿秋白、茅盾、艾思奇等人纷纷参与,使连环画慢慢引起文化界的关注。鲁迅在《“连环图画”辩护》中写道:“连环图画不但可以成为艺术,并且已经坐在‘艺术之宫’的里面了。至于这也和其他的文艺一样,要有好的内容和技术,那是不消说得的。”

连环画的蓬勃兴起,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成为宣传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全国的优秀人物画家大部分都集中在连环画创作中,如徐燕孙、刘继卣、王叔晖、贺友直、任率英、顾炳鑫、刘旦宅等的大量创作给连环画带来了繁荣。《水浒》连环画册从1955年到1960年再版16次,总印数每集60万册;15集《岳飞传》画库自1958年到1984年共印发6740余万册;5集《杨家将》自1958年到1981年共印发1350余万册……从195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连环画编辑部到1962年,共出版连环画册约1400余种,印刷1亿余册。

改革开放初期,连环画发展迎来新的高峰。因为连环画转换比较快捷且冲击力强,在以文学为先的思想解放中扮演了“轻骑兵”角色。上世纪80年代初,《连环画报》成为全国十大畅销刊物,月发行量达到120万册。连环画册的印数也是激增,在1982年发行量达8.2亿册,“文革”后至80年代初,中国连环画每年总印数占全国图书总印数的1/3。这个时期,在连环画中也推出了一批发人深省的作品,《枫》和《人到中年》是根据伤痕文学创作的,但由于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原作。特别是连环画《枫》的面世,曾成为一场震动文艺界的事件。这件“文革”后典型的“伤痕”艺术作品,刊登于1979年第8期《连环画报》,一经引发就在不少地方被一抢而光,销售120万册,并获得第五届全国美展金奖。1984年的第六届全国美展中的19件金奖作品,又有4件作品是连环画。

“流行不一定成为经典,但经典一定曾经流行过。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是因为它长盛不衰,能够让人经常怀念。今天大家谈得更多的是创新,经典也是创新出来的,但是经典的重要性不是创新能够代替的,新的时代仍然需要经典。连环画当年能够达到那么繁荣,正因为那个时代的画家都是用心在画,他们对于艺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像对待生命一样去对待这门艺术,从而使它发展繁荣壮大起来。”林阳颇有感慨地说。

画连环画是持久的慢跑过程

连环画在20世纪为很多青年画家提供了成长的摇篮,当今美术界许多人物画名家,都是从这里踏上了艺术的道路,并留下了很多优秀作品。人物画名家高云是“看着连环画长大的一代”,对他而言,连环画是启蒙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比文学的贡献还大;连环画还是精神的港湾和慰藉,对性格的塑造、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影响极大。

《罗伦赶考》是高云大学毕业后创作的第一套连环画,这套13幅的连环画是应《连环画报》约稿创作的,当时的他全力以赴投入到创作中,最终得到了认可。不仅前所未有的用一个版面印两幅的方式刊登,《连环画报》主编还配发一篇谈“连环画家要学会导演”的文章加以推荐。这套用长线条勾勒而成的作品,不仅得到了出版社的认可,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着当时连环画古装创作的画风。

说起连环画创作对艺术家的要求,高云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画连环画是持久的慢跑过程”。“因为画连环画必须有持久的耐力,一时的冲动激情画不好连环画,它是个缓慢的释放感觉、激情的过程。连环画还是一个全方位考虑驾控全局、时空穿越的过程,这个全方位的创作实际上是在构思一部戏,从导演、演员,到服装、场景,都由一个画家来完成。此外,连环画作者还需要全面的修养和高超的技巧,比如画唐朝,必须对唐朝的知识有全方位的了解,比如建筑、家具、服饰等,服饰中又要区别男女、官民、文武等。画人物,不仅是刻画一个瞬间的表情,还要把他的喜怒哀乐、大大小小、由远及近等都画的有辨识度。”高云说。

谈及连环画的编绘,林阳认为:“将一部小说改编成连环画的文字脚本,难度比改编影视剧本一点也不低。因为需要根据文学作品进行提炼、缩编,在受到字数和画面数量限制的同时还要体现文学性,要保证其可读性、连贯性,既能推动故事情节,还要有感人细节。绘画者不仅要有超强的造型能力,更要考虑直入人心的艺术表达,以及大众的喜好。”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师、青年连环画家李岩说:“选择及改编脚本的难度不亚于连环画绘画过程中对于艺术性的把握,它与绘画同等重要。” 鲁迅美术学院教师、青年连环画家齐鑫也表示,“连环画虽然属于绘画的范畴,但它同时与文学紧密结合,构成了一个新的艺术品类,既有文学的风采,也传达着绘画的魅力。通过不同画面和不同文字的结合,连环画可以连续地表现人们思想与行动的发展过程,这是其他画种不具备的。其美学价值也正在于此。”

但与此同时,传统连环画与文学的密不可分性,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优势,也有弊端。“因为传统连环画的优势是将名著用一种最通俗的方法普及给大众,但后来当连环画改编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需求,需要原创的时候,连环画的优势就没有了,这就需要去创新。”林阳说。

除了“小人书”,还有架上连环画

到了1985年前后,连环画的发展面临了转折。今天再来回顾传统连环画后来逐渐衰退的原因,林阳认为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创作人才的分流,连环画创作不再是画家们展现才能的独木桥。其次是电视的普及对广播、报纸、图书、期刊等传统媒体的冲击,能充分展现细节、动感的动画片的普及播放,使得连环画在投入成本小,而便于对大量信息缩编的优势成为弊端。还有,为了经济效益产生了很多‘跑马书’,从原来的一个月画一张到一天画十张,必然带来创作质量的下降。包括几乎同时,积累几十年的日本漫画开始冲击中国市场等。”尽管如此,林阳仍然认为“连环画这个艺术形式绝不会消亡,一定会越来越好”。

发展到今日,连环画不再是人们熟知的“小人书”,其涵盖了更多的内容。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李晨表示:“把连环画等同于‘小人书’是一种观念上的谬误,‘小人书’只是一种印刷排版的方式,而连环画则是具有连续性和叙事性特征的绘画,它在过去可以用‘小人书’的样式出版,在今天也能以当代绘画的面貌走到架上。”

“架上连环画展”自201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3届,并已成为连环画在新时期蜕变的标志。在近期中国美术馆展出的“故事绘——中国美术馆馆藏连环画原作精品展”中,众多经典的连环画原作与国画、油画、版画等绘画门类一样置于架上展出。他们的形式多样,有黑白木刻版画、水彩水粉、水墨设色、纸本白描、工笔设色、纸本油彩等,因此通过“架上连环画”这个新的样式来向人们展示连环画不同的面貌,让更多人知道连环画可以有更多样的表现形式,这也是能使人们长久以来对于传统连环画的定义产生改观的有效途径。

李晨认为,连环画发展到今天,尽管保留了传统的叙事性,却又不再依赖文字,图像本身即有讲述功能。而且在新的时期,新的绘画手段也扩展了连环画的外延,让原本就没有清晰界限的动漫、插图和连环画有了更高的融合度,数字化媒介的加入也使得连环画的形式得到了创新与发展。李晨表示:“这些新兴手段的融合并不会妨碍连环画的美术化,相反技术上的丰富必然带来面貌上的多元。作为一种可以使用任何绘画手段的艺术形式,与其他画种一样,艺术性同样是连环画的灵魂。无论连环画的定义如何宽泛,艺术性依然是创作的最根本原则。”

找到自信,才有未来

按照更准确的定义,尽管不必因为“小人书”成为记忆而担心连环画衰落,但在有了更大开拓空间的同时,却不能忽视连环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创作人才的缺失与素质欠缺是连环画发展首要面对的问题。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理论秘书、吉林日报美术部主任宋梦寒提到,现在应该吸引更多优秀画家,特别是青年作者和院校的学生加入到连环画创作中来,从而加大连环画的创作力量,培养后起之秀。“曾经中央美院有过连环画系,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取消了。现在,随着连环画的新发展,又开始在学院教育中得到新的重视。”李晨透露,鲁迅美术学院正在筹办连环画与插图学院。“日韩漫画的确在一段时间对我们本土的连环画和插画造成了冲击,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看日韩漫画长大的那一代人已经拿起画笔表达自己的审美诉求了,他们的作品有本土文化的积淀,也有外来文化的痕迹,但终究有了自己的独特面貌。

我们要做的是与时俱进、放眼世界,吸收一切可吸收的营养,借鉴一切可借鉴的经验,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优势,吸纳有才华有热情的创作群体,用具有前瞻性的思维方式引导和推动连环画的创新与发展。”李晨说。

在近些年的发展中,中国的连环画在国外也受到欢迎,林阳介绍,这几年的版权输出每年有百种以上,既有老一辈的连环画家如王叔晖等人的作品,也有《地球的红飘带》、《第二次世界大战连环画库》等现实题材,还有《漫画中国历史》等新作品。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越来越强大了,另外也是因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是世界性的,这些优秀作品因为有全球人都能看得懂的绘画语言,所以才能够得到认同并接受。”林阳说。

连环画画家李志武是中国人寿集团品牌宣传部副总经理,他在工作之余坚持创作连环画,将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两部名著绘成了连环画,并得到了法国出版社的引进。法国人通过他的连环画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和中国连环画独特的味道。

高云曾在全国政协会议中提交过关于文化自信的提案,他认为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之林,靠的是自己独有的文化,要想屹立于世界之巅,靠的则是优秀文化。“连环画是在文化不自信的时候失去的,因为当时日本连环画进来了,我们认为那是最先进的、最好的,我们自己的连环画就丧失了。”高云举例说,中国的动画片在世界上是拿过金奖、领先世界的,可惜后来也学日本了,这就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画国画,说到传统的笔墨就认为是保守的、陈旧的、过时的,学西方的就认为是先进的,也是文化不自信。他表示:“怎么让孩子们回归,看重中国的文化和传统,看重中国的动画片和连环画,还有一段路要走。这不是画得好坏的技术层面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是我们对自己文化太不自信的原因。我们首要做的是从反对传统到返回传统,让中国的年轻人,对自己的文化有所了解和热爱,产生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