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贵族、私享、慧者生活等词汇,伴着唐装时兴开来。 “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人类最本质的第一需求,自然是吃了,只有吃饱了,才能够继续其他事情。当然,人类社会的经济发达后,人们的欲望与需求也就提高起来,就有了 “锦衣玉食” 的贵族享受,就又有了 “衣食父母” 的商业词汇,吃与穿便成了:尊卑与财富的享有和待遇。这却构成了人类千万年以来最为伟大的文明基础与奋斗目标。 这几年,穿唐装者、穿长衫者似乎多起来了,只是远不似古人着上的模样,古朴文雅。有些长衫的两侧开衩太高,都快比得上女士的旗袍了,老式长衫的衩开得不高,走起来需踱着方步,手中倘若再把握上一把折扇,不紧不慢,款款而至,那古代士大夫文人们的贵族气派就十足了。现代人大都很忙,许多场合连本该穿的西装都嫌束缚,不少人早已“混搭”了,很是时尚。 历代的长袍虽然都长,却有着许多不同,最早的长袍没有领子,衣襟开于正中,两相搀裹着,右襟在上,左襟在下 (古代右为上,左为下) , 须对襟相搀之后,用一条类似绳子的带子腰间系住,朴素实用,宽大简单,无甚华丽,偶有彩线纹饰者,唯有周王及少数诸侯王才有。秦代则简洁宽大,无论是布料还是做工,都很粗糙,只有王侯将相们才将衣襟两边,且连着脖子,包镶上一圈边饰。 秦朝衣服的简朴,绝非是那时的生产力不发达的原因,而是一切国力财力都集中用于南征北战,用于统一六国的战争了。但同时期遗存的青铜器,甚至夏、商、 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玉器等,工艺复杂,纹饰华丽,镶金嵌银,却绝少有秦朝的遗物。可见,发展农业和军队,使大秦完成了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也实现了 “四大统一”。可惜天不假时,历史太短,没能完成生产力的综合提升。大秦坚甲利剑的伟大在于:把先秦诸子百家的文化,把诸多国家的土地,统统集中一统与升华,构架了一个新时代的新模式: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所以,秦代的服装服饰之所以简洁为美,是由实用为尚的需要决定的。 汉代的长袍,就气派得多了,皇家官宦、商贾富绅,多有讲究。国家强大, 社会稳定,发展很快,尤以长江中下游一带缫丝与纺织工业的进步,丝棉麻纺织就讲究起来,织锦绣花的工艺丰富,使得长袍华丽富贵了。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衣褂,考古汉墓壁画上皆有遗存可证。秦始皇创建的封建中央集权制,最终由刘邦完美收官,这是大汉王朝的成就。或可以说没有先秦周王朝的雏形,没有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争战与争鸣,没有秦始皇的统一大国基础,就没有汉代的辉煌,就没有汉文化今天的伟大。 自然,汉代的衣装宽大富态,衣袖与下摆都是宽大垂飘,大臣们上朝的奏本,也都是揣在肥大的衣袖之中的。皇家贵胄,朝臣富贾们的服装必是靓丽华贵,帝王、诸王皇后贵妃的衣襟皆为中开,其余人等皆为侧开,花色更是赤橙黄绿青蓝紫,殿堂之上,朝服华贵,富丽堂皇,一如汉代的漆器般高雅。后宫佳丽们宛如彩蝶迎春,身着江南的丝缎锦绣,翩翩在皇宫内室,上林御苑之中。就目前的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壁画、服饰遗存看来,汉代皇家与富庶人家的服饰很是华贵。 唐代的长袍是盛世“唐装”,连前些年在中国召开的世界领导峰会上,二十国领袖都身着唐装,宣示着中国大唐盛世的张扬。唐代生产力的发展,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空前提升,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好营养使胖人多了起来。回想汉成帝最欣赏的皇后赵飞燕可作 “掌上舞”之美,于是乎,苏州舞女出身赵飞燕成了 “纤细为美” 的判定标准,到了唐代已不适应了。 盛世的富庶与安逸,必然导致“丰腴为美”,新的审美标准应运而生,如:唐明皇李隆基的皇后杨玉环,则是 “丰腴为美” 之代表。出土的陶甬,唐代周昉画的《簪花仕女图》中的侍女等人物画像。 唐代的人虽然胖了,衣服反而要求合体贴身,再加上优雅地色彩搭配,提花滚边与刺绣拼叠,多姿的服饰与花色,直将那男人大腹便便的富态,女子丰乳肥臀的性感,统统展示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女性的胸衣低开,比同代的西方还要开放。长袍的款式多了,腰带也加了衬里,半软半硬起来。开襟依旧在中,领边袖口,绣花滚边,点缀华丽高贵了许多,只是衣袖依然宽大垂飘。汉代强大的影响,延续到唐代,后人有诗曰:“至今思汉唐”。历史上又有 “ 环肥燕瘦 ” 的说法。虽然 , 这是一句广义的追思 。 宋代则突破很大,前朝的汉、唐地大物博,审美讲究夸张华丽,气派强势。由 于宋代以武建国,宋太祖从自己亲身征战,统一国家的经历中晓得,暴力革命摧枯拉朽的厉害,一旦建国,便实施 “轻武重文”,裁军灭帅,“请君暂上凌烟阁”, 一把火全都灰飞烟灭。从继位的弟弟赵光义,到孙子辈皇帝宋徽宗赵佶,完成了向文人政府、文化社会的转化。 文人文化讲究淡雅素净,从身体上就追求和谐适度,汉代的“纤细为美”,唐代的 “丰腴为美”,统统摒弃,以“适中为美”,追求高洁淡定的雅致风尚,前朝衣着那些小零碎,花饰与点缀等等,统统去除。开始崇尚单色的审美标准,在宋代的绘画、器物、陶瓷中都有证明,尤其是以宋代“五大官窑”为代表的瓷器审美, 更为突出,诸如耀州窑、定窑、磁州窑、巩县窑等,所生产的瓷器都是纯净素雅, 淡定高洁,以天青釉色为基础,略加丰富,便演化出纯洁的高贵来。 自然,宋代的长袍也是崇尚单色的,皇家官绅百姓人等,所着衣冠,大多是赤橙黄绿青蓝灰褐皂等,紫色则为皇家的御用专色,其寓意当为:紫微星垣座,为皇帝星座云云。宋代由于崇尚程朱理学,重礼仪品质,更重穿着人的高雅气质。儒家的发展文明文化,完善伦理道德,都成熟于宋代。 所以,宋代文化科技的发展,促使中原工农业长足发展。诸如 “四大发明” 等等。宋代的伟大,以致推动了全人类生产力的进程。但在对人性的自然发展,尤其是对于女子的禁锢,甚是严酷,“三寸金莲四寸腰” 裹胸缠腰缠足的出现,使得女子穿鞋子成了小三角,以摧残身体达到限制自由。 元代的衣着,即突显了蒙古人皮毛特点,又延续了宋代的习惯。那是因为皮毛的稀缺昂贵,资源的限制与专权,使元代的铁骑淡化了外表,仍是中原衣着长袍为主,无甚突破,也就无须赘笔了。 明代的着装,是唐宋的整合,华丽的、单色的、复杂的、简约的,统统兼容并蓄,但对颜色的仪轨等级严明起来。皇帝的龙袍开创 “大明黄” 作地儿,蓝白等色绣龙,其他紫、绛、红、绿等官服按级分着,南京皇家织造的 “缂丝” 工艺织品的开发,满足了皇家的需求。尤其是女人的衣袍,其修长花样,正襟对系的飘逸,甚是可人。与效仿古人中各取其好。民间的官绅富商、文人雅士们,有继承汉唐华美艳丽的,有继承宋代淡雅高贵的……参差不等。 清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绘乾隆帝南苑阅兵的《大阅铠甲骑马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种百花齐放、繁荣并辉的局面,正是国家强大、经济发达的内在凸显,以人文表象的模式来张扬。所以,明代中晚期的文人文化,继承了宋代文化的遗韵,也就基本完成了中国国体机制,完成了以汉文化为基础,又融合许多民族文化为一体的华夏文明。 清朝的长袍,变化较大。满族人尽管也袍长至足,但上身紧凑,下身宽大,开衩更高,以便行军打仗,围猎劳作。 皇帝龙袍,仍是明黄,帽、肩、袖夸大,色 彩更为华丽张扬,各级官吏,以制参差。并且还根据官级高下,佩戴的朝珠也是不同,朝珠和朝服是配套的。朝珠上后有一串坠,前有三挂绺。有隔珠四颗,比其他珠子大近一倍,等距离的穿置在一百零八颗珠子间,寻常不戴,公务时则必须佩戴。 清乾隆帝慧贤皇贵妃冬朝服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梳旗髻的满族妇女(清人《贞妃常服像》) 清代的衣服,布盘的纽扣盛行起来, 长袍称谓开始变了,有叫长袍的,也有叫长衫的了。清晚期旗袍的诞生,为中国的女性们大张曲线之美,这应当是受了西方观念的影响,是中国服装史上的一次革命。 民国开始则都叫长衫了。这时是左为上,右为下, 这时的长衫,是以左衣襟压着右衣襟的,基本上是在清朝基础上的延续。近代以来,最有名的长衫,当数 “孔乙己” 先生的了。 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人物,不是真就有叫孔乙己的人,但几十年下来,孔乙己便是真的了。但凡念过书的,自然都知晓孔乙己,尤 其是他喝着黄酒,吃着茴香豆,那质朴的寒酸像儿,还嘟囔着 “多乎哉,不多也”。叫人想起来时,总是忍俊不住要发出酸楚的笑。 孔乙己的长衫内,包装了一具旧时代不得志文人的肉体和灵魂,在穷困潦倒的生计间,他总想勉力撑起自己的尊严,而残酷的现实,总是将他打得头破血流,直到死,依然是破旧长衫裹着嶙峋的躯体,裹着忧愤的灵魂,黯然入了土去。鲁迅将爱和恨,把旧式文人最后的颜面,统统毙了,辛辣至极,抑或是因为他也穿着长衫。 吴昌硕,中国近代大画家。以其写意花鸟、山水、金石、篆书,世称百年巨匠。我曾两次去安吉拜访吴昌硕先生纪念馆,欣赏吴先生的文案与大作百十幅,其中就有吴先生自画像一幅。先生身着的长衫平顺光鲜,一垂到足面,明眼人一看, 便识得先生的笔墨功夫,亦识得先生的长衫无论是面料,还是做工,皆属上乘。那 一份轩昂高贵,与孔乙己的长衫较之,天壤之别。 再看鲁迅先生的长衫,无论是画像上,还是照片中,也远比孔乙己的长衫平整厚实的多,也是一垂到足面的,但是鲁迅的长衫却是江南一带民间特有的粗布做就,质朴实用,自然远不如吴昌硕先生的长衫,那么高贵飘逸了。 我也有一袭长衫,远比这几位先生们长衫的品质好多得多。那还是唐装在中国刚刚兴起,至今有十多年了。有朋自苏州来,送上一袭也垂到足面的长衫,颜色介乎天青与粉青色之间,加了双皱加了厚的真丝面料,衣襟和分衩等处都压着细细的边,扣子也是本色面料手工盘就的如意形状。极是气派,明眼人一看便知晓是件上等的长衫,谁见了都会啧啧叫好。 那天,我沐浴更衣,梳了个还算合宜的旧式发型,穿上长衫,在穿衣镜前左顾右盼,踱着方步,又想起古人手中总是有把折扇在握,于是,找出书法家南柯 (故宫人) 先生题赠的 “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 扇子,依了古代高士模样,仿了几个标志性动作,诸如将扇子潇洒的摔开,又从容地一摔合上,在掌心上敲它几下,左右扇扇,那个气派 噢。待踱了几步后,忽觉几许束缚,终于脱去,再未上身。 由于对传统文化的偏好,许多年过去了,我又想起那件尘封的长衫来,谁知,尽管我翻箱倒柜,却不知所踪。遗憾之后,就思量起与长衫同类的旗袍来,旗袍自然专是为女人所制,其收领 、隆胸 、掐腰、鼓臀、收摆,两侧开到大腿的衩 ,把女人通体的“S”之美,突显的好酷,尤以那腰身与露出的大腿,常被心有旁骛的男人们多抓上几眼 。长衫则不然 ,宽大得足以盛下男人那满腹经纶。宽大的衣袖卷着白边,候着摔出两袖清风后 ,再来个“袖里乾坤”什么的。很是气派 ,古来的长衫是很有些讲究的,远不似“短褐”,随便就可以上得身去。 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衣服在前的首要地位,是人类社会的必须,也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素。 本文摘自刘锡荣老师著作《荣斋随笔·文博篇》 作者简介: 刘锡荣,中国传统文化学者,收藏家,作家。在中国传统文化、古代艺术品收藏、研究方面卓有成效。历任国家有关单位公职,长期从事经济与资本市场的研究工作,并以人类社会学为工具,对传统文化与中国式新经济进行综合性研究,他认为中国之未来在于二者之结合与提升,才能实现国力之综合提升。出版代表著作《钟鼎茗香》、《万象沉烟》、《荣斋札记》、《俪松居遗珍》、《荣斋随笔-文博篇》、《荣斋随笔-风雅颂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