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而不坚 这蔫儿坏的温柔枪!

查看: 399| 评论: 0| 发布者: 留言

放大 缩小
简介:软绵绵、卡通式、花里胡哨的,似乎哪个词儿都跟武器不沾边儿。就是~无论英雄气短,还是以柔克刚,但凡你有其中一种认同,娜塔丽巴克斯特(Natalie Baxter)的针脚儿可就没有白费。 又是奶奶的功劳大 是的,这已经 ...

软绵绵、卡通式、花里胡哨的,似乎哪个词儿都跟武器不沾边儿。就是~无论英雄气短,还是以柔克刚,但凡你有其中一种认同,娜塔丽巴克斯特(Natalie Baxter)的针脚儿可就没有白费。 

又是奶奶的功劳大

是的,这已经是本年度第二起军功章上也有奶奶的一半儿的案例了。

 

今年四月,位于莱克星顿的一家小画廊“机构193”(Institute 193 Gallery)操办了一场名为“OK-47”的个展,上百杆枪被搬进展厅,挂满了整面整面的墙…

2014年底,一次圣诞节期间的返乡小住,娜塔丽巴克斯特在肯塔基老家一位朋友那儿,看到了悬挂在整面墙上的收藏——各式各样的手枪。至少,在她搬去纽约布鲁克林搞创作之后,可从没有见过类似的场景。

震撼之下,巴克斯特联想到了她的奶奶,虽然,老人没有活过80岁:一个典型的阿巴拉契亚人,擅长手工,精通缝纫、烹饪以及园艺,并且配枪……在那一个个童年莫名吓人的夜晚里,老人会在床边安慰不肯消停的小孙女儿:“表担心啊,孩纸,奶手里有枪。” 

1985年出生于肯塔基的雕塑艺术家娜塔丽巴克斯特 

同样,也是在这位奶奶手把手的指导之下,巴克斯特能够娴熟地运用缝制和绗棉技艺创造她的软雕塑——就在过完节回来之后,从2015年初开始,艺术家投入到“温柔枪” (Warm Gun)系列的创作当中。用可爱、变形、斑斓的形式感复制、再现这些具有致命攻击性的枪支武器,被去势后,它们个个儿软和,下垂,充满了不言而喻的诙谐及尴尬,所指不仅涵盖暴力犯罪,还有犯下这些罪行的持枪者,大多数枪支的拥有人——男性同胞。 

 

 

莎丽安(Sally Ann, 2016) 

芋头(Tannia, 2016) 

第二次约会(Second Date, 2016) 

迈阿密热火(Miami Heat, 2016) 

有毒的阳刚 

枪支的比例关系和造型精准并不是巴克斯特所在意的,只是时不时,她会把现实生活中那些惨案里,凶手所使用的武器复制到作品中去。 

为了造枪,她四处寻找织物,最初得到了不少来自室友的捐助,如上图作品《在你的基因中》(In Ya Genes, 2015) 就是由三条旧裤子缝制成的。 

游戏约定(Play Date, 2015) 

唐小姐(Miss Thang, 2015) 

漂亮的小东西(P.Y.T., 2015) 

塔米之枪(Tammy Gun, 2015) 

一柄好枪(The Good Shank, 2015) 

预科学校(Prep School, 2015)

“由于近年来发生的枪击案确实都是由持枪的男人造成,所以,我就开始思考所谓‘阳刚之气’、持枪权和伤害之间的关系。”她也注意到风气的转变,比如,人们慢慢习惯文化中的女权主义,但在包括LGBTQ权利的争取过程中,还是会有人把他人的解放当作对自己的威胁……

“这些情况背后或多或少与男性希望彰显阳刚之气有关,但我也无法用确凿的事实证明。” 与此这时,一篇文章跃入她眼帘,其中引用了社会学家珍妮弗卡森(Jennifer Carlson)的原话:“如果男性怀疑自己的能力输出,那么他们就更加看重自己的保护欲,将持枪作为一种责任。” 

巴克斯特这种带有目的性的强烈对比也招致了诸多否定的反馈,其中一种是因为她的枪做得太像儿童玩具了,这会导致孩子们更喜欢跟枪支有关的图形。 

 

巴克斯特发现,每次展出后,观众的不同反应大多数取决于他们老家在哪,有人说:“我想给我老公买一个,因为他喜欢枪!”还有人问:“你是在制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