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带雨林到青藏高原 寻访滇藏茶马古道

查看: 241| 评论: 0| 发布者: 留言

放大 缩小
简介:茶马古道,一个不老的传说。   至今,对于茶马古道的启止时间、所在地点也只有一个大致说法:茶马古道源于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 ...

茶马古道,一个不老的传说。   

至今,对于茶马古道的启止时间、所在地点也只有一个大致说法:茶马古道源于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分川藏线、滇藏线两路。滇藏茶马古道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 区、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   

我最近一次寻访滇藏茶马古道,是2016年4月到滇西茶马要塞凤庆鲁史古镇。古镇老街有一座保护完好的民国老宅,原来这里是从事茶叶贸易的“俊昌号”茶庄,为鲁史最早进行人工种茶的骆英才创立的,现为一家茶叶公司展销茶叶之地,庭院里一块青石板,刻画一条 “茶马古道”途经鲁史的线路。   

“俊昌号”门口的马蹄石板路,是稀有的茶马驿道遗址。真正使鲁史成为滇西第一茶马要塞,还是1761年,鲁史澜沧江上游修建了一座长93.52米,宽3.9米铁索吊桥——青龙桥。青龙桥横跨澜沧江南北,南下至临沧、思茅、西双版纳,北上巍山、大理,丽江。可惜在十多年前,澜沧江上游建水电站,青龙桥从此消失。云南大学在此建的“ 云大书院”,黑瓦白墙手绘的茶马古道画卷,给我留下了一个遥远的遐思。   

茶马往事在我的记忆中,可以追朔到1993年,那是我的第一次云南之旅,在丽江古城,一位76岁的老人领我走上古城高处,与我言及其年轻时,随马帮在丽江运输茶叶等物品由德钦入藏,一次往返,短则4月,长则半年,露宿风餐,路途艰辛。早年的古城,见不到任何与茶马古道关联的商业气氛。20年后我再访丽江,古城四周,茶马客栈、茶马餐馆,随处皆是,各种茶马古道线路游成了这里的一大旅游特色。   

追寻茶马故事,我辗转到了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最南端的勐腊县。倚邦乡的一座茶山,清代乾隆年间在此立了一块石碑,佐证这里在清代年间就是统领茶山的地方。在勐腊的另一个历史悠久的产茶地——易武,出产的“普洱茶”在清代就被列为皇室的贡品,相传镇上的一段石板路,是滇藏茶马古道起点。   

在勐海 ,我走访了一处以 “茶马古道”为主题文化修建的景区,希望看到有关茶马古道的岁月痕迹。在一座“茶马驿站”内,墙上挂着复制品的早年当地集市照片,陈列一批陈旧马灯、马驮、马鞍等马帮必须品。驿道、渡口都是供游客步行或乘马游玩的景点。从鲁史到这里,除了石碑,石板路,茶马古道的痕迹几乎无存。   

马帮、驿道不存,茶山、茶农、制茶却是亘古不变。6大茶山之一的南糯山哈尼族女子阿布家的茶园,在海拔1800米高的茶山上,生长着十多亩300年-500年茶龄的山茶树,到了采茶季节,雇佣工人帮忙摘采。阿布和丈夫制茶压饼,就是现在市面上看到的普洱茶。在云南另一处茶叶盛产地临沧邦东,我有遇见了制茶工人张三,张三是汉族人,祖上外迁到此有数百年了。张三带我沿着一条沟壑在高山流水间拍摄长在岩石边的茶树。他家里有20多亩茶园,在海拔2000米的山上,茶园让给别人摘采,收青苗钱。自己给老板当制茶工,温饱即安。在这里,制茶工坊都称为茶厂,茶农在采收青苗后,用摩托车、农用小车运到茶厂,按经论价卖给茶厂。现在,越来越多外地商家进驻茶山,与茶厂达成供销。马帮时代通过古道驿站茶马交易只是一个遥远的记忆,一种情怀。   

《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麦克•山下在其影集《寻访香格里拉——探索失落的茶马古道》写道:“其实茶马古道并不是一条单独线路,而是由道路、山径、公路形成的路网延伸近3000公里”。   

2004年,一部云南马帮运输的茶、盐、粮食的纪录片《德拉姆》,讲述的是另一条茶马古道的故事,这条线路由云南西北部丙中洛为起点,穿越怒江大峡谷到西藏察隅茶瓦龙。2010年秋天,我走访了纪录片中茶马古道,一条废弃的吊桥和一条悬壁开凿出来的山路尽头,隐藏的如同世外桃源的雾里村,为起点,途径滇藏交界秋那桶村,村长告知,这里进藏的山路刚开通不久,山路可以通行汽车后,他马匹卖掉了。   

我沿着这条峡谷驿道穿行,偶尔还会遇见在峡谷奔跑的马群。行至峡谷深处,横跨怒江大桥,翻过两座雪山,就到著名的麦克马洪线中度边境的察隅,察隅往拉萨途径然乌湖,在318国道口,从云南进入西藏的另一条公路——由德钦进入盐井、八宿,左贡后交汇于此,共同朝着波密、林芝方向通往拉萨。我就是我探寻滇藏茶马古道,这一路,茶马往事任由想象。我看到中国最壮丽的风景。

20160801032743955

云南勐腊的热带雨林,滇藏茶马古道起发地。

20160801032745691

西双版纳茶马古道景区里,重修的茶马驿站。

20160801032747836

景区驿站内的复制的清末马站照片,佐证了茶马驿站在这个地区曾经的存在。

20160801032747518

景区驿站里,陈列了昔日马帮用的马灯、马驮、马鞍等用品。

20160801032750987

茶马古道景区,新修的水泥路和供客人骑游的马匹。

20160801032751324

澜沧江下游西岸最著名的古茶山——南糯山

20160801032755181

南糯山半坡老寨,通往哈尼族茶农阿布家茶园的路旁,长着300年茶龄的茶树。

20160801032755600

临沧是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在茶马古道版图上连接南北。

20160801032758585

长在岩石上的茶园。

20160801032759118

走上没有公路到达的高山茶园,拍摄风中摇曳的古茶树。

20160801032800493

一座南诏时期风格的高塔耸立在临沧凤庆的茶山上,著名红茶滇红故乡。

20160801032802704

凤庆鲁史古镇,曾经是滇西第一茶马要塞,古镇建筑群落至今保护完好。

20160801032804154

鲁史古镇马蹄石板路,是稀有的茶马驿道遗址。

20160802105741872

“云大书院”黑瓦白墙手绘的茶马古道画卷。

20160801032808514

滇西北茶马古道上丽江束河古镇,九鼎龙潭如世外桃源。

20160801032809368

茶马古道一日游,成为束河古镇最具特色的旅游项目。

20160801032811710

从束河古镇到拉市海体验“茶马古道”游,感受不到任何驿道痕迹。

20160801032816761

香格里拉高山穿行的马匹,这里是云南西北部进入西藏的要道。

20160801032819176

西藏东南部左贡,川藏、滇藏茶马古道由此入藏。

20160801032831201

丙中洛,云南怒江州最北乡镇,百年前就有西方传教士到此,纪录片《德拉姆》讲述茶马古道由滇入藏的起点在此。

20160801032837398

一条横跨怒江的废弃吊桥,是昔日马帮入藏的必经之道。

20160801032837249

山体上人工凿出来的缝隙——通往雾里寨的茶马古道,如今依然是雾里村出的唯一道路。

20160801032840598

迪麻洛阿洛家的“茶马驿站”,主要是给外地到此旅行的游客在此歇脚。

20160801032841950

丙中洛进藏的人马驿道,人迹罕到,从青山绿水向荒芜岩壁地质过渡。

20160801032842272

怒江悬壁岩谷,如今仍是马群穿行的驿道。

20160801032843427

在一座雪山垭口眺望梅里雪山。这条进藏山路,要翻越三座雪山才能到达与印度边境相邻的藏东南察隅。

20160802024656580

藏东南察隅,雪山之下,仿若仙境。 

20160801032846973

然乌湖在云南进入西藏北线和南线交汇处,以幽蓝深遂的湖景闻名。 

20160801032847218

滇藏茶马古道在西藏境内的乡村、林海、雪山下随处可以看到马匹。 

20160801032849267

南迦巴瓦峰下的桃花马群 

20160801032850112

雪山下犁地。 

20160801032851909

西藏卡定沟,藏文化随处可见。 

20160801032854122

滇藏茶马古道终点——拉萨,朝着光芒走去的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