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艺术网 首页 资讯 投资收藏 查看内容

小议陶艺创作《七贤与你》

2017-3-6 12:00| 发布者: 李黎| 查看: 308| 评论: 0|原作者: 李黎

摘要: 小议陶艺创作《七贤与你》1、艺术观我们在评价艺术作品的时候,不经意间常常会用到这个词——“感觉”,说某某的作品有感觉,就是肯定他情感与天赋在作品中成功的表露了。但在今天的艺术圈里,用感觉来评价的越来越 ...

      小议陶艺创作《七贤与你》

1、艺术观

我们在评价艺术作品的时候,不经意间常常会用到这个词——“感觉”,说某某的作品有感觉,就是肯定他情感与天赋在作品中成功的表露了。但在今天的艺术圈里,用感觉来评价的越来越少了,各种哲学术语充斥其中,更多的定位在作品有没有观念,换句话说,就是“观念先行” 、“观念怎么样”,“表达了什么”。争论观念与技法的关系已有很多,结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对作品“感觉”的讨论在现今往往被忽略,稀有却是我们应该把握的。

我所指的“有感觉”不是简单的小情调、小感触中的“情感与天赋”,而是面对换了的新语境,正真感受到激荡的社会矛盾,凭着对生存环境的深沉体验与对社会现实的针对性,追求人类最高自由生活目标的真实的大感受,这种感受充满不畏险阻、满怀热情的积极进取之心。每次观看中国传统艺术,我都忍不住感慨感觉真好,这笔下的如何,形象如何,津津乐道。细细想来,支撑这个感觉的是中国传统艺术当中时时传达的那个——“意”,无论是写“意” 画,还是白描画、工笔画,完成的目标都是直指“意”的抒发,他不在实体而在画外。古代启蒙教育中,不先让孩童理解此句此意,而是熟读硬记,让他在漫长人生路上自阐自悟,人生经历不同造就了不同理解与结果。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思想不以逻辑传承关系形成哲学体系的原因。中国思想最早都是片言短语、故事对话,先贤们给的是目标却不指路,或者说,当你到达目标后发现目的地还在前面,仅仅暂时回味得到的体验、感觉与路上的激状。传统中国知识分子游走在“达”与“穷”的循环中,各种抒怀成就了他们的人生艺术;艺术家用纯熟的传统书画语言,真挚地、激情地表现在抽离现实事物表象的一笔一划中。今天的中国艺术家,拿起的语言更加丰富,与传统先贤一样不死板追究语言的出处,顺手拈来,吸收古典油画、中国传统艺术、当代艺术,而真正领悟到“意”的、有感觉的当代艺术家,寥寥可数。艺术家是通过作品表达这种感受的,用自己的语言方式来抒发这种感受,用他敏锐的“才气”转化而来的创造力,沁透在作品中,并通过作品显著的传达给观众,这才是“感觉”能通过感觉感知的途径,而非作品之外的强行解释。好的作品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他的“感觉”离不开在社会冲撞中体悟到的真切感受,用超情感的语言方式表达的大情怀;是个体在社会中形成的生命张力,这种张力既有历史传承关系,也有当时当地的社会现实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2、“竹林七贤”与你

“竹林七贤”被誉为魏晋风度的代表,历史上对他们判断的孰是孰非,无需再次甄别,只需看到千年中留下了宝贵的独立人格力量,也为我们提供了自由的生活态度,成为一种人生标榜。此作品源图便是著名南朝画像砖《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在这幅图中我们熟悉竹林七贤,而荣启期鲜为人知,因此,我以陶艺创作的方式,只制出竹林七贤而隐去荣启期,这个被隐去的位置正是为 “你” ——观众而设,它是一面镜子,照射你内心最真实的底牌,提醒你翻开看看怎样回答“人该如何存在”这样的问题,是旷达于自然还是放纵于欲望?是修身自持还是兼济天下?生活不像文字那样容易写出来,也不像绘画那样可以定格于一瞬间,他是丰富而复杂的,最难以把持的。在灯红酒绿的现代社会中,人类何去何从,不是个体能左右的,而是由一个个“你”组成的群体写就的。面对“七贤”单纯的灰黑色调,拉开了现实的距离,闭上眼,你在想什么?凝固而跳跃的“当风”衣袖,遮不住七个瘦骨胸膛,转过身去,你在想什么?

3、“竹林七贤”与我

单纯的艺术品,他有一个明显的特征:艺术家用人类共同的大情怀来感悟社会真实的一面。陶瓷器从产生的那一天起,他的使用功能更重要、更突出,即使后来发展到单纯的陈设品,还是未能担当起关照社会的功能,仅仅停留在展现陶瓷材质特性的本体语言中,最终,与其他装饰品一样,逃不了被“把玩”的命运。从上世纪中叶,西方开始了现代陶艺,现代陶艺基于“反对”或者“革命”陶瓷的单纯使用功能与装饰功能,强调陶瓷艺术家面对社会的心里真实,用陶瓷材料特有的属性述说生存感觉。这种纯艺术的陶艺使陶瓷艺术走上了一条新路。在创作《七贤与你》前,我并没有深究七人的历史,粗粗翻看后,更多的一一遍遍聆听《广陵散》,确定他们在竹林中喝酒嗑药时,才是他们内心深处真实生存体验的表现,于是,定格在南朝画像砖《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中的形象。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过程中,也曾迷恋过一笔一划的意趣,制作《七贤与你》时,自然地寻找了这种笔意。伴随着《广陵散》激昂澎湃的旋律,用泥片卷曲出“吴带”在“风”中飘飞的衣皱,各自保持画像砖当中的动作,又单刀刻出面部细节又不重在突出这些细节,更多用整体动势尽显七人在林间酣畅淋漓的瞬间。最后进行还原焰烧制,成为深灰黑的素陶

回头望去:七人在林,笑谈世事;嵇康抚琴,声荡山间一曲广陵散,尽吐肝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