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飞的镜头,何以定格鲁迅的侧身微笑与晒日光浴的白求恩

查看: 505| 评论: 0| 发布者: 安梦Clover |来自: 澎湃新闻

放大 缩小
简介:“光影岿然——沙飞的艺术·理念·行动”展日前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与观众见面。在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看来,摄影家沙飞先生有着自己强烈的个性气质和观念视角,他对于历史有着高超的观察力和敏感力,因此才形成了他的报 ...
“光影岿然——沙飞的艺术·理念·行动”展日前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与观众见面。在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看来,摄影家沙飞先生有着自己强烈的个性气质和观念视角,他对于历史有着高超的观察力和敏感力,因此才形成了他的报国理念、艺术观念以及社会历史责任感,所以他才把自 己的镜头对准了20世纪社会的时代主题,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和历史主线,为我们留下了包括鲁迅、聂荣臻、白求恩以及抗战等一个世纪的经典光影,这些都成为我 们对这个世纪的主要记忆,我们是通过沙飞的眼睛来回顾和认识这个世纪的。
 
\
沙飞像
 
沙飞先生是我国二十世纪一位杰出的天才艺术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之中却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多不朽的经典作品。
 
\
鲁迅遗容(寓所卧室)沙飞摄 1936年
 
\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 沙飞摄 1940 喷墨打印
 
\
沙飞镜头下正在山坡上悠闲晒日光浴的白求恩 1938 喷墨打印
 
沙飞先生有着自己强烈的个性气质和观念视角,他对于历史有着高超的观察力和敏感力,因此才形成了他的报国理念、艺术观念以及社会历史责任感,所以他才把自己的镜头对准了20世纪社会的时代主题,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和历史主线,为我们留下了包括鲁迅、聂荣臻、白求恩以及抗战等一个世纪的经典光影,这些都成为我们对这个世纪的主要记忆,我们是通过沙飞的眼睛来回顾和认识这个世纪的。沙飞的作品在二十世纪不断被传播和接受,并衍生出了国画、油画和版画等一大批的美术作品,他的摄影成为一个世纪中国美术创作取材的渊薮。
 
另外沙飞的摄影作品之所以被历史选择,还因为他在记录历史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人生体验与历史感悟。沙飞的摄影作品不是在炫耀技法,也不是在标异猎奇,他把自己的人生融入到历史事件之中,亲身参与到抗战救亡的实际行动之中,真真切切的感悟、思索和判断,这才形成了沙飞摄影作品的许多独到和感人之处,也形成了他在历史纪录之中独有的人情滋味和艺术感染力,这就是艺术。比如鲁迅先生侧身微笑一瞬间的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聂荣臻与日本战争遗孤美穗子,白求恩晒日光浴等等,历史氛围与时代主题都要最后落实为生命个体的人生感受才能够被接受和流传,也才能定格和不朽。
 
\
八路军在河北灵寿县陈庄战斗中 沙飞摄 1939 喷墨打印
 
\
河北阜平,征兵活动中十几岁的报名者 沙飞摄 1938 喷墨打印
 
\
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宋劭文讲话 沙飞摄 1943 喷墨打印
 
另外就是沙飞摄影作品的文献价值。我们的党史和抗战史都是在战乱纷纭的年代度过的,关于这段历史,因为戎马倥偬,留下的图像资料并不多。沙飞先生却独具慧眼也独具匠心,他把自己的镜头聚焦在抗战救亡上面,为我们党留下了这么一批宝贵的记忆,其中包括抗战救亡、大生产运动以及边区民生等等,这都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党在夺取了政权重新梳理这段历史的时候,才更加发现了沙飞摄影的价值:我们的党史和抗战史有相当一定比例的图像资料都是由沙飞先生拍摄的。沙飞先生还把自己的摄影艺术和理念扩展为一个组织和团体,创办了《晋察冀画报》,他为这批图像资料完好的保存、新中国的历史文献记载以及二十世纪中国摄影艺术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都是不应该被历史所忘记的。
 
\
沙飞(左)向来参观晋察冀画报社的美军观察组人员介绍照相制版情况。 1944.11 河北阜平洞子沟 曲治全摄
 
\
1942年7月7日《晋察冀画报》创刊号
 
沙飞先生是为北京画院举办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里的第一位摄影艺术家,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的日子,我们回顾沙飞的摄影艺术,并通过沙飞的镜头来重新回顾和梳理这段历史,我想应该具有更加多元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原题为《我们是通过沙飞的眼睛来回顾和认识这个世纪的》)
 
【相关展览】“光影岿然——沙飞的艺术·理念·行动”
 
由北京画院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承办的“光影岿然——沙飞的艺术?理念?行动”展于2017年8月18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与观众见面。而沙飞也成为北京画院品牌项目——“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览中的第一位摄影艺术家。展览将 以“沙飞的行动”为切入点,串联起沙飞在各个时期的艺术理念与摄影创作,多维度地呈现沙飞先生的艺术人生与成就。此次展出的百余幅作品全部由沙飞之女王雁女士提供。展览将持续至9月26日。
 
沙 飞先生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天才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经典光影。他对于摄影的追求,从未局限于视觉艺术,而是作为其融入生活、改造社会、实现理想的一种手段。我们将展览的副标题定义为“沙飞的艺术·理念·行动”,就是期待观众能够从多个维度解读沙飞、走近沙飞。
 
\
渔光曲 沙飞摄 1936年
 
《渔光曲》第一次发表在黑白影社1935年组织的摄影展览
 
根据沙飞对摄影主题关注的转化,展览分为“黑白影社”、“视线转移”、“聚焦抗日”三个版块。分别讲述了艺术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摄影功能的阐释角度,以及他 如何选择拍摄主题,如何通过行动落实自己的理念。为了强调沙飞身份的多重性,展览特别在二层展厅开辟空间,用以呈现沙飞的“媒体人”角色。展示了他在摄影之余,如何通过摄影、展览和出版等媒介结合的方式,实现自己改造社会、宣传理念的构想。这也是他进入20世纪摄影史的另外一种方式。
 
\
鲁迅 沙飞摄 1936年
 
沙飞镜头下的鲁迅影像在日后甚至成为了一种符号,成为我们印象中鲁迅的一部分。
 
沙飞的摄影作品能被历史选择,不单是因为他定格了那些不平凡的瞬间,更是因为他在记录历史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感悟。评论家洪雪村说,“沙飞先生 已经把强烈的生命素灌注到摄影艺术中去”。透过沙飞的镜头,我们能看到侧身微笑、平易近人的鲁迅先生;散发着人性感动的聂荣臻与日本遗孤美穗子;游泳与晒日光浴的白求恩……即便在战争的艰苦条件下,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而是将相对枯燥的、单调的战地摄影,凝练出艺术化的审美表现,进而显示出自己 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也许就是沙飞在短暂的“光影”人生中,对摄影艺术“岿然”不动的坚守。因此多年之后,即使影像的新闻时效性消失,这些照片的纪实作用已 随时代的变迁而淡化,可沙飞的作品仍然会以生命的感动而焕发出历久弥新的艺术光彩。
 
无论中共党史还是抗战史,都是在战乱纷纭的年代中度过的。因此关于这段历史,由于戎马倥偬,留下的图像资料并不多。沙飞却独具慧眼也独具匠心,将镜头聚焦于抗日战争,为那段艰苦岁月的磨砺与热血留下了珍贵记忆。抗战救亡、大生产运动、边区民生……一幅幅形象的画面,穿越了时间的阻隔,为我们呈现了那个时代的 画面。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后重新梳理这段历史时,就更加认识到沙飞摄影作品的价值。
 
在用相机捕捉和记录的同时,沙飞为了更广泛地传播摄影艺术的理念,成立组织和团体,创办《晋察冀画报》。他为这批图像资料的完好保存;为新中国历史文献的记 载;为20世纪中国摄影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曾经说,“我要像一粒小小的沙子,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飞舞”。他的坚持与信念、美好与纯净,应该被世人铭记,被历史铭记。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