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恭达:坚守文化信仰与时代审美理想

查看: 247| 评论: 0| 发布者: 安梦Clover |来自: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公众号

放大 缩小
简介:中国书协成立30多年来,在引领当代书法事业、书法艺术创作、学术研究和社会艺术教育上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促成了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群众书法热潮,这是普及与发展当代书法艺术,对传统的继承与开拓,对艺 ...

中国书协成立30多年来,在引领当代书法事业、书法艺术创作、学术研究和社会艺术教育上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促成了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群众书法热潮,这是普及与发展当代书法艺术,对传统的继承与开拓,对艺术个性的强化与追求,对当代书风多样化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是“书法热”中最富有生气的内涵,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所承载的大众心理与审美理想,表达了当代书法主流文化所内蕴的美性与美质。在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我们这个民族并没有提前或同期去架构文化理想,以至于在前一段时间内,社会价值判断与行为导向异化为“时间就是金钱”的唯一标准,而文化价值与文化创造的终极指向已降落为价格指数。

30多年的当代“书法热”无疑带来群众文化的繁荣,民族生活方式的传承,也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多元,休闲情趣的寻求,以及“民粹文化”的膨胀等,表现出某些书法民族文化立场的转移、传统艺术价值体系的颠覆和审美评判标准的缺失。

诚然,书法要回归到社会价值系统的认定上来,对书法艺术语言的理解与阐述要有门槛,非书法语言不能包容。没有体统,就像民族失去了道统,民族性与纯粹性消失了;没有自律,书法语言就没有了自身规则,书法艺术必然出现人为的扭曲。因此,书法语言与创作者的关系是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

新时期我们提倡多元包容。什么是多元?多元不仅仅是不同观点的自由表达,它还意味着异见者之间的共识,关于社会核心价值的共识,还意味着对博弈规则的一致认同。如果没有价值和规则的认同,多元将导致艺坛的混乱与解体。

在社会文化生态失衡的情势下,守护文化灵魂就是坚守文化信仰与时代审美理想,让艺术回归本真。感恩时代、敬畏传统;坚持清修、明心持静;锻铸精品、提升学术;勇于担当、引领风尚。

我们已进入了新的时代。“君子忧道不忧贫”,环顾四周,当物欲得到广泛的倡扬与解放,人往往会开始蔑视崇高,精神的高原就会走向沉寂与陷落。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心理危机已悄悄逼近现代人。新时期社会将会更加快速地进入高负荷运转的轨道,文化与商业相融合渗透,商业处处蒙上文化的色彩。大众的文化被裹挟在资本的运作之中,销蚀在强大的商品经济中,与商共舞,娱乐天地作为商业社会的副产品回馈给民众。

今天,用“问题导向”“忧患意识”厘清当下书坛的种种现象本源后,我们会以新觉醒的时代主体精神去引领书坛艺术创作的审美方向。中国书坛呼唤心灵建设。

新时期的中国书坛,我们盼望回归本真、回归生活、回归纯净、回归心灵。少一点爆炒作秀、争奇斗艳,多一点正道清流、理解呵护……我们应当冷静下来自省书法家协会“存在的意义”,认真反思书法家的社会责任与时代担当。

当你以“名家”自居,以为高人一等时,要时刻记住:地位是脚下的台阶,并不是真正的高度。是时代推出和造就了当今我们这一批书画家,我们与前辈相比实在太幸福了,因此,感恩时代、回报社会是需要融化在自己血液中的。

阳光下感恩时代,文化中敬畏传统,民生里关爱大众。艺术家只有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实践与公益慈善行为,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境界,净化自己的灵魂,完善作品中所透析的时代人文精神!

什么是文化?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书法文化的核心价值有它本体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它将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精神与美德大厦上的现代化价值导向,弘扬时代主流文化,对国家发展承担历史责任,其根本要义是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以人的尊严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层面,高扬科学理性,把握现代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当代书坛需要一种基于价值传承与价值创新的文化自觉,需要文化的光照与引领。

当下真正的艺术高度必须从人类文化学的战略思考出发,以自身对时代的感恩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而实现个体生命体验。这一体验是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对政治图腾的崇拜,回归到对生命、自由与尊严的人的本体的关注,回归到人类大爱的内质。高扬科学理性与现代艺术精神,这是道德——人文理想高度。

开启与重建当代艺术的现代人文精神,这是当代书法家应有的品格与情怀。只有对现代人文精神的终极关怀具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担负起新时期艺术发展的历史责任。

文学艺术应始终坚持走大道、行正路。传统文化中有天下之说,有铁肩担道义之说,中华文化审美中不管是优美还是壮美,终极指向崇高美,崇尚关心社会、关注民生、忧患现实。现代意识也就是人类意识,就是我们一贯主张的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而不是“经本主义”或“官本主义”。因此,关注社会、关怀人生是文学艺术最基本的底色,是文学艺术的“大道”。最高的平衡、最高的境界就是“道”,道是自然法则,是人文终极关怀,是文化核心价值。

中国当代书法文化语境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呢?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将引导社会确立一种主导价值,这就是现代艺术精神。必须十分清晰地看到当代书法艺术的审美转型对传统技法与经典的深化理解,对艺术形式的新的思考,其意义是艺术审美定位与导向中的科学理性。建立符合时代特质的科学审美评判体系,以引领当代书法篆刻艺术的创作导向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文化自觉是在文化反省、文化创造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主体审美意识与心态。

作为当代书法艺术的文化自觉,即审美自觉,或许可以提出这样的坐标系——其纵轴是从传统和创新的结合中看待未来中国书法的趋势,这是一个时间轴;其横轴是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下找到书法艺术的审美定位,确定其存在的时代意义,这是一个空间轴。

这是对书法艺术功能的文化反思,是对艺术发展规律、特点的准确把握和必然选择。由此可见,当代书法事业的发展将取决于书法创作审美科学评判体系的构建。这里的“科学”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是哲学意义上的“合时合宜”,即“中庸”理念。而这一评判体系的构建必须扎根在中华美学精神的沃土上。

中华民族有着自己丰富的美学资源和独特的美学精神。中华美学精神扎根于民族哲学的人生情韵和民族文化的诗性传统,确立了以人文关怀为内核,以大美情怀为视野,以美境高趣为旨归的中华美学体系,聚焦为真善美诗性交融的美学精神。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