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中生莲终不坏——楼宇烈先生法书侧记

查看: 149| 评论: 0| 发布者: 安梦Clover

放大 缩小
简介:火中生莲终不坏——楼宇烈先生法书侧记(文|大舟雷江)楼老者,楼宇烈先生也。是我所见过之最让人敬仰,又亲切且平和的老人。种种因缘,得数次亲近,聆听训教。更以种种因缘,得先生允恳,与嫏嬛书房主人蒋凤君为楼 ...


火中生莲终不坏——楼宇烈先生法书侧记

|大舟雷江)

楼老者,楼宇烈先生也。是我所见过之最让人敬仰,又亲切且平和的老人。种种因缘,得数次亲近,聆听训教。更以种种因缘,得先生允恳,与嫏嬛书房主人蒋凤君为楼老将其法书近作展出,以享诸君,同沾法喜。


依此因缘,方得数次亲近请教佛法之机,亦得见先生法书手迹若干。先生知我来自印祖故里,学佛又习书画,故于交谈之间将自己的书写心得讲与我听。常常以道喻字,以字释道,且每每谦恭之极,言说自己半生耽搁,写字日短,无甚见解。

且从不说自己“书法”如何如何,每每提到,都是以“写字”二字言之。让我这自称“学书”之愚顽,面赤如丹,惭愧难言。先生乃当世之至诚君子,佛家所谓之“明眼人”,言说事事,无伪无妄,皆由心出。然几人能知,古今真学问、真艺术,必从如此真诚之心生发而出。

 

蒋君嘱我在展览前写几句,推却再三,又叮嘱再三,不得已而斗胆为之。想我一无知后学,鄙陋无闻,何敢于老人面前,说三道四,实不知天高地厚耳。受命以来,战战兢兢。思之再三,谨将下愚于老人面前所得之言传身教,如实写出,以与诸君共勉之。

 

初至楼老府上,便“碰壁”且“闯祸”。楼老喜静,偏居于京郊西山之下,一极简陋之老小区,在一楼加之天黑,室内光线又暗,进门后,低头换鞋,起身向前,便撞于玄关之上。所谓玄关者,非它,书墙也。“碰壁”之后,便睁大眼睛,眼目所见之处,四面皆书也,过道亦是,唯一小道可行,瘦人勉强可过,我这胖子,当小心翼翼侧身而行,餐厅、书房、客厅皆如是。厅中除一老茶几与沙发外皆书也。师母指引,行至客厅,楼老早已站在沙发前,招呼我“进来,快坐,地方小,将就将就。”种种荣誉,种种头衔,种种著述,与眼前这位八旬有五满满平和欢喜的老人,似乎没有任何关系,却让人能感受到无限的温暖和彻照的光明。走时“闯祸”,是因收获良多而兴奋,不慎将旁边的一摞书撞倒,师母忙说:“没事,没事,你不管,我来弄,天黑,路上注意。”辞别再三,楼老执意要送我出门,站在门口,挥手叮嘱。直到我走出楼门数步外,才听到关门声。想古德之教,修为、学问在哪?在举手投足,起行坐卧间。今见先生,大德古风,吾信矣。

 

先生将所写《心经》宣纸复制版,送我一张,并问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中的“不异”和“即”作何解?我不敢言,先生讲:“前者不是不同,但又不是“是”,后者,不离也。了解此中色空之关系,真悟透,且能行之,即入三摩地,明了心性。就像你们写字中的草书和楷书相类,大家都觉得两者相差甚远,其实一回事。你的楷书写的不错,应该明白,不工楷书,草不能工;不工草书,楷书不能工,明白个中来去,便是此中高手。今天的书法家明白的少,做到的就更少了,写楷写草,两张皮也。”

先生知我和印光大师同乡,说印祖乃现今修行绝不可绕过的一位大德,事理圆融,个中玄妙,讲的明明白白。告我就依印祖所教而行,真行,必得大益。印光大师常讲,若说世间有什么得大成就的秘密,无过于“曰诚曰敬”,惟“真”诚方能真干真行,如此才能真了知,惟真知方能真敬,真能恭敬,方是入道之始也。印祖有一句话叫“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和写字画画一样。

 

思之良久,我的恩师王非先生曾在其学书心得中有记曰:“夏莲居言:‘学道有两字秘诀曰:真干。’迎难而上,勇猛精进,是谓真干。书画之道亦复如是。然非有大智慧,不能知亦不能信此两字有无穷妙义。字画不能深摄人心,原因在心地不真诚。心地不真诚,岂肯真干?”

 

楼老写字,虽已耄耋之年,犹正襟危坐,下笔处笔笔如狮子搏兔,全力为之,笔笔有钝刀入木之势。未亲见者,观楼老法书,一任散淡自在,清虚平静,定以为是先生草草一挥,信手为之也。然真懂书者,见此,方知先生“明”书也。王振羽兄曾与我讲楼老法书曰:“先生墨迹的总体印象是,结字偏瘦,内有一种绵绵的韧劲,字中有法度,而不被法度所困囿,行笔的痕迹中自有一种散淡与超然

 

楼老曾告诫我:今人写字画画,以名利为指归,心就不在书画本身,其最大的病却在“笔不入纸”。心猿意马,又怎么能找到门道。你年轻,切记,切记。楼老此戒,也正合王非先生之言:点画入纸,把生命精神捺入纸中,把静气捺入纸中。回想现在种种大展,国展,入内观之,只见刀光剑影,牛鬼蛇神,如入通天教主所摆的诛仙阵,好不热闹。

 

年前与蒋君去看楼老,楼老嘱将其所写之其《三不堂》堂铭及释文手稿,复制若干。先生并将三不堂堂训及释文一字一句讲与我们听,并将墨迹中笔误处,也一一指出。讲罢并语重心长的说:“这就是我这一生所感悟的一点点,写成文字,给大家指正共勉。”今将堂训及释文录之如下:


三不堂训 :不苟为,唯贵当。不刻意,顺自然。不执着,且随缘。 

释文: 夫三不者,不苟为、不刻意、不执着也。 《荀子不苟篇》曰,君子行不贵苟难,言不贵苟察,名不为苟传,唯其当者为贵。此意谓,人不应为显示自己之行言名而背离常情苟且为之,唯以其所为之事合于常情常理才是最重要者。 


庄子刻意篇曰,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若夫不刻意而为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导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也,圣人之德也,此意谓,众人皆以种种故意作来显示已之与众不同,而不知若能顺其自然,不刻意而高、、则众美皆从之矣。 


佛陀时时处处教导曰,人生一切烦恼皆源于因贪嗔痴而生起之分别执着,所谓,以有于执着,流转生死中,(《无所有菩萨经》卷第二)若能看破缘起无常之诸相,于一切法无所执着(《说无垢称经》卷第四)随缘而处之,则成自在人矣。 


余学之深有感悟,遂以三不名堂,以不苟同唯贵当自警,以不刻意顺自然自期,以不执着且随缘自勉,今笔之于书,诚亦愿与同道诸君共勉之。 丙申夏季 ,古越剡人 ,楼宇烈 ,时年八十又三。

 

那日归来,半夜无眠,先生之“三不”,不苟为,不刻意,不执着,在我心上,翻来覆去,省察自己。想而今之世,又何尝不是苟为之,刻意之,执着之。颠倒梦想,无有出期。艺界更甚,看种种作品,要多刻意,有多刻意;一个比一个执着,什么会员,主席,挣得头破血流;为名为利,要多苟且有多苟且,无所不用其极。先生苦口婆心,为当下开出“唯贵当,顺自然,且随缘”这一济“阿伽陀药”。然真能服此药者几人也?

 

了解先生的人,都知道他的那幅耳熟能详的对联,我也将它写了挂在自己北京的陋室常惭居。联曰:做本分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行慈悲愿启般若慧证菩提道。一次问及先生此联,先生讲此联先有上联的一句话,后又应大家把它补成联。先生特别强调,是对联的形式而已。同时还告我说,其上句讲的道理,和书法学习是一个理,你好好悟。

 

一日,读王非先生《笔法臆参》,才恍然大悟。王非先生曰:“书法包含《周易》之三易:简易、不易、变易。‘书法以用笔为上’‘用笔千古不易’,是简易、不易。‘结字因时相传’,随机应变,是变易。通达不易之理,执简易之法,以尽变易之能事,书法之道不过如是。”

 

我于当下方知,艺道,人道,天道,一理也。楼老说讲,做本分事,简易也;持平常心,不易也;成自在人,变易也。若对为艺、为人之道真明白,且能行,便悲心自生,般若自启,菩提自证矣。

 

此次展览,楼老一再告诫说:“不是想让大家看我的字,是看我的心与意,我将自己一生之浅陋所得,毫不保留,诸君自取。”并亲自题展名曰《得意忘象》,释之曰:王弼曰:“夫象者,出意者也。”“得意而忘象。”夫字者,亦象也。望观者勿以书法观之,亦得其意可也。

 

    愚夫大舟,絮叨数言,惭愧万分。惟祈大德方家,勿以我絮叨为扰,且于楼老法书中,得所需之个中三昧也。

 

    顶礼楼老。亦引永嘉句以赞先生“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

 

                                  己亥四月十二子夜大舟于京西常惭居


注:

(作者:雷江,字大舟,陕西合阳人,居士,习书,善兰竹。)

毕业于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西安邮电大学数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

仰光学社社长,自由撰稿。《嫏嬛书房》主编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1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