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艺术网 首页 资讯 投资收藏 查看内容

当代语境下的中国画

2017-3-17 09:30| 发布者: 罗宁| 查看: 273| 评论: 0|来自:

摘要:  内容摘要:   本讲座从中国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着眼,以当代语境下中国画面临的问题展开,在中西方当代文化进程对比中,提出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征的中国画,如何在当代文化背景下保持自己的特色等相关问题 ...

 内容摘要:

  本讲座从中国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着眼,以当代语境下中国画面临的问题展开,在中西方当代文化进程对比中,提出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征的中国画,如何在当代文化背景下保持自己的特色等相关问题。

  一、一个长时间连续研讨的问题:中国画的现代性;

  1、在2013年“高原·高原——第三届中国西部美术展中国画年度展”学术讲座中,我以《中国画的变革之路》为题,对中国画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画几次大的变革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了变革原因及变革趋向,目的是增强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特征之一的认同感。今天,不但要继续增强认同感,还要坚定传承与创新的自信心。

  2、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在陕西举办,其中中国画与雕塑作品在我馆展出,这使我想起来2001年10月30日在此开幕的《全国画院双年展·首届中国画展》,当时学术论坛的题目就叫做:“世界性、现代性和自身发展规律”,15年过去了,这个话题仍然存在,只是我们现在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在当代语境下,中国画继续在传承中创新,在开放的学术视野中发展。结合展览,特别是展览文化对中国画创作带来的影响,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

  二、中国画遇到“当代艺术”(观念艺术)等前卫艺术的影响:

  中国画面临“当代语境”的影响;

  当代就是我们目前所出的时代;

  语境就是我们所处的语言环境。

  对中国画而言,就是我们所处的大的文化环境和具体的美术文化环境。

  当今不可回避的话题:

  1、来自西方的“当代艺术”(后现代艺术、观念艺术):

  2、“保守”的中国画艺术;100多年过去了中国画的本质、底线没有改变:中国画在变革中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画在兼容与吸收中保持了自己的现代特征,在传承与发展中不断寻找突破和途径,对于这个延续几千年的纸上画种,他的当代性也是就是它的“保守性”。

  整个20世纪中国画的变革史就是一个对“现代性”不断认识的过程,即水墨如何追随时代的问题。

  这说明:西方艺术史一个有断层的艺术,而中国画是有积累而重视传承的艺术,这正与中国的文化语境有关。

  3、传承与创新仍然是中国画发展主题词;

  三、中、西方艺术现代现性进程回望:

  1、中国画只有传统形态和现代形态之分;

  古代没有中国画这一称谓,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倭国“国画”概念,也就是这个时候起,中国绘画受到了西方传统绘画语境的影响。因为学习西方是当时中国的“当代语境”。

  在此之前,中国绘画的系统是稳定的,是按其自身规律发展的,在此之后,中国画受到了改造,来自外部的压力使中国绘画转向了“现代之路”。

  当时的文化语境对绘画影响很大,面临着时代发展和新文化运动,中国画不可能不受到影响,所以,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化正是这一百年史的发展轨迹。

  2、中西方绘画艺术转型包含相反内容;

  中国画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内容与西方绘画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从本质内容上是相反的。

  中国画从刚开始就是一种写意性质的绘画,它不重形似而重神似,尤其在文人画出现后更加注重绘画的精神,在形式上,其平面性,散点透视更是能发挥画家的主观思想。而向现代形态转化是向写实转化,向“科学”转化,向叙事性转化,使绘画对现实生活的表现更直接。

  西方油画的古典形态恰恰是要求写实的,他们对透视、明暗、空间、层次的要求使其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并经过学院教育的传承,使其更加向“科学”发展。意大利教育家瓦萨里为这个体系贡献了毕生精力,影响了数百年艺术教育。

  相反,中国绘画早就进入意象形式,进入人精神的表达,这源于中国哲学的早熟,对此,梁漱溟先生曾经有过精彩的论述。

  而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出现恰恰是受到了东方日本浮世绘和中国绘画的影响,最求平面性甚至抽象性,注重主观精神的表达,此点正与中国传统所追求的内涵相似。

  而以美国格林伯格为主的美术批评家将现代艺术推向“极致”,导致现代艺术与大众的严重脱离。

  3、西方现代艺术遇到问题后发展为“当代艺术”(观念艺术);

  从古典主义到现代艺术,从现代艺术再到“当代艺术”,西方艺术不断变化的状态使我们眼花缭乱,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古典艺术的追求自然美到现代艺术的追求艺术美,都是将艺术拉近到科学一边,而被西方艺术理论家丹托称为“第三种美”的“当代艺术”却是与古典艺术及现代艺术截然不同的变现方式,这种艺术观念的重大转变,包含着反艺术反手工绘画的主张。“绘画死亡”之论也再次几十年中甚嚣尘上。

  所以,西方从抽象主义、极简主义之后逐渐转向观念艺术,其表现方法是行为、装置、影响等科技手段或消费产品来表达新的思想。

  4、绘画回归的话题在西方又被提起;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以“观念艺术”为特征的当代艺术对传统绘画构成了打压,但同时也刺激着绘画革新,并爆发出新的生命力。绘画的回归对基本功传承一直没有中断的中国画坛形成机遇。

  5、中国画的现代性在发展中向传统和“当代”两面出击;

  “越激进,越当代”的观念是不对的,不要把“当代性”狭隘的理解成“与传统形态完全隔绝的”艺术,传统形态可以有当代性。

  国外有学者在解决现代艺术遇到问题时向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求救,说明中国文化本身蕴藏着巨大的包容性。

  四、当代语境下的中国画发展仍然要关注的问题:

  由于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中西方文化的交融,目前思想文化界非常活跃,各种文化思潮对中国画的发展都会产生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当代语境。

  1、“西方文化先进论”的影响:

  一是主张学习西方的“当代艺术”,放弃中国绘画的传统审美法则;二是主张用西方传统绘画改造中国画,想要中国画有油画一样的写实表现力;

  2、主张全盘复古,认为中国画现代形态的转化是失败的,要以古人的理论为根本,用明清形成的笔墨传统为准,全面恢复中国画的“本来面目”,过度放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能。

  以上二元对应的观点自然不可取。

  3、“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学为本、西学为用”这是主流文化语境的核心所在,中国画在传承和创新中只有以此为理论基础,方可健康发展。

  4、国家对艺术家的要求也不能不触动艺术家的思想。还有艺术为什么人的问题,生活与艺术的问题,高原与高峰的问题,这都是当代语境中主流文化关注的问题,这些都是将对中国画的创新产生影响。

  5、作为新时代的艺术家,应有自律意识,自律与自强是相辅相成的。当然,这些包括应该有一定的民族担当意识,不浮躁,宁愿坐冷板凳,创作出社会效益好而又受到了市场欢迎的精品力作。

  6、在当代艺术(观念艺术)盛行时保持平稳心态:

  从艺术规律、艺术原理的角度讲,艺术的创造是表现人的智慧、才能和潜力的。艺术的创造性、想象力与人的价值、人存在的意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有感情就会产生一种艺术,那就是传统的艺术形态,这种艺术是用眼睛观察的,用手创造的。用心、眼、手配合起来创造的艺术,其实是最有人性的,最有感情的,也是最能打动人的艺术。

  在当代语境下,艺术家应该用自己的修养和技艺去创作,画面可以“不老实”,但是创作态度一定要“诚实”。绘画还是要画出来。

  就是观念,也需要艺术性的表达,否则,那就变成哲学了,所以说,手工绘画不死,中国画更有前景。

  中国水墨画至今仍然在具有普遍的现代主义体系的交流中保持了一种难度系数很高的地域性特色,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艺术、进入中国文化的难以逾越的门槛。可以说,中国画仍然是这个地球上创作与欣赏人数最多的一种区域性艺术,也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唯一没有受到西方艺术话语强权控制的中国本土艺术。

  五、从今天的展览看中国画创作态势:

  中国画在当代语境下不断地探索发展,思想内容上有表现重要题材的作品,语言形式上多方位探索笔墨时代精神的表达,尺幅上有超过传统绘画的巨幅制作,也有精到入微的小幅绘画,有具象写实的,也有变形写意甚至抽象的,在吸收和融化别的艺术文化过程中使自己变得更丰满。但是,传承的任务仍然艰巨,仍需要更多崇尚“中国文化是要使生命成为智慧的”智慧者更加支持中国画的发展。

  结语:

  在当代语境下,中国画目前的表现形式并不具有鲜明的前卫性,但作为中华民族身份的文化符号、精粹和代表,它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和渗透的历史时刻,具有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保卫者身份,它体现了中国人作为个体对缘自中华民族血缘关系的集体归宿感,自然成为维系社会稳定和文化积累的基本力量,中国画的“国家”性质是其他画种所不具备的。